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戰略模糊行不通?彭博專欄:台美關係不能再曖昧

2024/1/30 13:0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30日綜合外電報導)彭博一篇專欄文章寫道,「曖昧」關係中總有一方不管怎麼努力終究還是弱勢。在台美關係中,正因美國是超級強國,不難理解都是美國說了算,但台美的「曖昧」終究無法這樣下去。

彭博專欄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今天發文指出,台灣依賴美國的國防裝備、嚇阻和外交,也需要「戰略模糊」政策來維持現狀。數十年來,美方一直藉此策略向北京暗示,如果中方無端攻擊,美國就會介入,協助台灣脫困;但華府從沒對這種結盟做出明確保證,因為他們不想惹惱中國,或看到台灣宣布獨立。

雖然外交層面上這種做法奏效,但損失最大的終究還是台灣人,因為台灣不僅缺乏國際承認,平常還得不時忍受中國威脅。

要面對把台灣視為領土、對外界插手會跳腳的中國,這種刻意模糊的外交政策是出於必要;大致說來,這種策略也收到了效果。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從不諱言想實現所謂的民族復興,透過和平手段最好,但如有必要,動用武力也無妨,他不閃爍其辭,因此中國犯台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會發生的問題。

文中說,多數國防專家都認為,中國犯台的時間點不會是現在,也不會是近期。現階段中國軍隊沒這能力,也不會想發動入侵,但未來幾年,這種狀況可能會有戲劇性的改變,因此美國才會敦促台灣透過改革來加強防衛,包括延長義務役期、發展更靈活的策略與志同道合的鄰國建立夥伴關係等。

台灣的存續,靠的是美國沒說出口的承諾:如有必要,會加緊保護台灣。現在各界將會注意,是否得如部分外交政策界人士所說,得重新評估已持續數十年的戰略模糊政策。

這麼做無疑會激怒北京,但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商務部助理部長尼卡塔(Nazak Nikakhtar)表示,或許重新定義美台關係會是明智做法。

尼卡塔告訴瓦斯瓦尼:「中國認為美國的戰略模糊是弱點。他們認為,美國如果沒膽說,也不會有膽行動。」

尼卡塔認為,美國應進一步審慎定義台灣的主權,適度檢視結束戰略模糊政策的好處。她的觀點或許不被主流接受,但在這辯論上支持更鷹派立場的政策專家中,現在有一些人開始注意到這種觀點。

重新評估早該進行,在某些方面也已在進行。如同彭博經濟研究(Bloomberg Economics)地緣經濟首席分析師威爾希(Jennifer Welch)最近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多次示意美國會馳援台灣,讓戰略模糊這個議題變得更加複雜。

拜登的說法表達出美國的想法,雖讓台灣安心,卻無法緩解台灣地位的困境。瓦斯瓦尼說,除非大家親身來到台灣,否則很難了解台灣的狀況有多超現實。她說,台灣擁有常備軍、有充滿活力的政治體系,還有世界頂尖的科技公司,但台灣在聯合國等國際論壇沒有發言權,也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會員資格。

瓦斯瓦尼說,這種半真實的存在越來越沉重,特別是對台灣年輕人而言。瓦斯瓦尼在選舉季政治集會上遇到的許多年輕人都跟她說,他們雖然不希望和中國開戰,但也不想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一種獨特的認同正在隱隱成形,其中包括把美國視為最重要的夥伴。

但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中國及台灣事務研究員郭艾薇(Ivy Kwek, 譯音)指出,放棄戰略模糊沒那麼容易。

郭艾薇告訴瓦斯瓦尼:「除了依賴美國,台灣沒有太多其他選擇。雖然目前狀況稱不上理想,卻讓台北和華府處於一種有效的關係,暫時而已。」

文末寫道,台美的「曖昧」很省事,但終究無法這樣下去,是該重置的時候了。真正的關係不能這樣曖昧下去,無論彼此的愛有多濃烈。(譯者:鄭詩韻/核稿:盧映孜)11301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前白宮官員呼籲啟動美台自由貿易協定協商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