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鋪陳紅色霸權 歐洲慎防一帶一路

2019/4/27 14:5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布魯塞爾27日專電)歐洲評論常把「一帶一路」與美國二戰後提出的「馬歇爾計畫」相較,不過一帶一路引發攫取參與國經濟利益的問題,歐盟戒心也日益升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3年9月首次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與中亞國家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合作。同年10月,習近平又提出加強東盟國家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形成一帶一路倡議。

雖然北京強調一帶一路推動與沿線各國更大範圍及更深層的區域合作,維護自由貿易體系與開放型世界經濟,但背後目的是藉此消化國內過剩生產力,並藉合作名義擴大國際政治影響。

在歐洲,許多人談到一帶一路會對照「馬歇爾計畫」。二戰後,西歐各國急需重建城市及提振經濟,當時美國國務卿馬歇爾(George Marshall)提出歐洲復興計畫,向西歐多國提供食品、設備與原材料等,與工程、技術、捐款及貸款等多種形式援助,當時約達130億美元。

馬歇爾計畫開拓歐洲龐大市場,美元成為國際主要貨幣,更拉攏西歐各國防堵蘇聯,美國擁有國際政治與軍事的話語權。

中國推出一帶一路之初,歐洲不少人稱之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雖然都是大國戰略下的產物,但馬歇爾計畫中的美歐利益一致,歐洲提出援助方案,美方再捐贈,抗蘇及奉行資本市場等價值觀拉近大西洋兩邊的距離。

一帶一路前進歐洲,鎖定經濟不振的國家,中國國企大舉投資當地關鍵基礎產業,好處中方拿走,在地企業難分一杯羹。此外,透明度不足導致多國債台高築,雙贏淪為口號。

與馬歇爾計畫相較,一帶一路旨在輸出「紅色帝國」價值觀,攫取合作國家的經濟利益,和西方體系有重大差異。即使中方大肆宣傳,歐盟卻警戒升高,雙方互信不足,難成盟友。

歐盟感受中方的不公平貿易及安全威脅日漸嚴重,3月中旬罕見定調中國為經濟和體制的全面競爭對手,核心國家德國及法國,認定北京有意破壞歐盟團結。

3月下旬習近平訪問義大利,經濟疲弱的義國成為首個擁抱一帶一路的歐盟創始國和7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不直接批評,指「歐洲聯合行動比較好」。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直白說:「沒有人是天真的,我們尊重中國,也希望尊重歐盟的統一及其價值。」

根據中方說法,有20多個歐洲國家響應一帶一路,除了義大利,之前即透過葡萄牙、希臘及捷克3個歐盟成員國踏足歐洲。葡萄牙的電廠、石油業與航空運輸業都可見中資,當歐盟打算反制中國在歐洲經濟擴張,葡萄牙的反對立場不令人意外。

此外,2016年中國遠洋運輸公司收購彼里夫斯港(Piraeus),隔年希臘即阻止歐盟在聯合國批評中國的人權問題。

歐洲雖有國家在特定議題上挺中,但也探討中國利用一帶一路剝削多國資源及勞工的現象,並指倡議無法與各國深度文化交流。葡萄牙近期的狂歡節遊行中,有民眾高舉「中國人入侵」諷刺標語,顯示巨資尋求國際政治紅利之際,當地人卻嗅到霸權的味道。(編輯:廖漢原)10804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