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文化+】青平台創辦人鄭麗君:代代都有文協們 一起創造理想台灣

2021/9/26 15:56(9/26 18: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向文協精神致敬,鄭麗君鼓勵年輕世代呼應先輩精神,以世界的高度,思考台灣要成為怎樣的社會。

文:趙靜瑜/攝影:鄭清元、徐肇昌、裴禛/影像:洪凰鈞

去年(2020年)12月回母校北一女演講,前文化部長,現任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鄭麗君走回她高中三年青春之地。

北一女百年前原是緊鄰當時政經中心台灣總督府旁的台北府文廟(孔廟)遺址,文廟因建校拆除;不遠處有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就是今天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北一女對面,就是總督官邸,也就是今天的台北賓館,北一女四周,處處都能感受台灣百年發展的歷史場景與記憶。

對著台下擠爆的小綠綠,大學姐鄭麗君侃侃而談。她說高中時跟大家現在一樣大的她,選擇「做自己的自由」;到了大學,她追求著「自我實現的自由」;長大之後希望對社會有所幫助,她參與政治,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為他人追求自由」,「追求各種階段的自由是長期工作,不是只有少數人參與,每個人都該像百年前的台灣文化協會那群『文藝復興人』,像林獻堂,像蔣渭水,像賴和。」

鄭麗君會說每個人都該像林獻堂、蔣渭水與賴和,不是沒有原因。

年輕時的鄭麗君讀書過程中,課本不曾出現台灣史,但她聽過霧峰林家與林獻堂的故事,約略知道有台灣文化協會,但實質內容並不清楚,「受到當時教育系統的影響,當時台灣史研究資源並不多,我只知道當時的知識份子曾經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東京多次請願希望當時的殖民地台灣能夠設置議會,實施自治。」

直到鄭麗君讀著賴和的文學作品,其中有一篇散文〈前進〉,描繪了台灣文化協會的左右派分裂。文中沒有對錯評價,沒有怨懟,只有對於曾經志同道合的夥伴、一前一後、突然就走散了的惘然。鄭麗君捧讀文章多次,感受賴和對於台灣文化協會分裂,同志離散的惆悵,一種知識份子為了夥伴們因不同信仰而分道揚鑣的遺憾,這也讓她開始尋訪台灣文化協會的一切。

一步一腳印 徒步感受台灣

1909年,16歲的賴和正就讀台灣總督府醫學院,他曾從台北徒步走回彰化,拜訪途中行醫前輩。近百年後,2008年時鄭麗君辭去青輔會主委職務,擔任「逆風前進.最愛台灣」行腳團召集人,在農曆除夕,頂著刺骨的落山風從鵝鑾鼻出發,挑戰500公里的徒步長征回到台北,行經彰化看見彰化縣政府為賴和〈前進〉一文所立的詩牆,她在牆前佇立許久,深受感動。

百年前的賴和醫學院畢業後,先後到台北、嘉義與中國福建行醫,後來返台在彰化市開設賴和醫院。他留八字鬍,質樸有禮,對貧戶經常減免醫療費,過年前一定會將貧戶的醫療帳單燒掉,醫德甚高,當時百姓尊稱「華佗再世」、「彰化媽祖」與「和仔仙」。

原本可以過著優渥生活,但賴和卻選擇了一條辛苦的路,經常捐助文協以及後輩文學家,年底總會手頭拮据,過世之時甚至留下萬元債務,但他一生義舉深受鄉里敬重,出殯之日鄰里甚至主動擺設香案路祭,綿延數里。

鄭麗君說,文協成員中,她很喜歡賴和,「從史料可以發現,賴和在文協分裂之時,他在左派跟右派兩邊都擔任主要參與者,他不是基於政治上的盤算,而是立基於人道主義跟身為文學家的精神,每個時代都需要有這種唐吉軻德,將不可能化作可能,把台灣人團結在一起,雖然大家意見多元分歧,但可以為台灣一起努力。」

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

鄭麗君也看到台灣文化協會重要成員之一蔡培火講的:「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內心激盪,「那個年代的台灣人,就已經有了當代台灣的想像,他們更認為,台灣的民主化發展與世界現代性發展過程,緊緊連結。」

鄭麗君認為,這些先輩站在百年前的台灣,卻可以往未來看,從自己的思想自由出發,進而實踐,思考台灣要如何向上提升。「我很感動他們站在世界的高度,追求一種人的文化主體性,進而思考台灣要成為怎樣的社會。」

「這股志氣,是身為台灣人的志氣,百年前的台灣先輩就告訴我們,要做自己命運的主人,就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所以他們用文化召喚更多人,追求更好的台灣。」

「過去怎麼努力,未來就是要怎麼努力。」鄭麗君說,當時處於被殖民的台灣,先輩猶能盡一己之力走出文化新路,就好像蔡培火於1924年治警事件入獄禁錮時期所作的〈台灣自治歌〉裡提到:「著理解,著理解,阮是開拓者,吥是戇奴才」,「蔡培火當時自詡是開拓者,我認為每一代的年輕人,都可以自詡為文化的開拓者,從我們自己的思想文化做起,追求生命的自我實現。」

鄭麗君說,代代都會有「文協們」,一起創造台灣,形塑台灣。

紀念文協追求的信念

鄭麗君說,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帶動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的第一個啟蒙運動,深具意義,「首先透過推動文化運動,展現自我啟蒙,知道人可以追求創作的自由,追求知識的自由。」第二是透過辦學,辦報等活動,謀台灣文化之向上,尤其是相伴隨的台灣議會請願運動,更是追求民主的運動,至今百年,對台灣的影響無遠弗屆。

說到文協,鄭麗君可以說上三天三夜,她說當時台灣文化協會帶來的新潮與前衛,幾乎是跟世界同步,「連左右派並存到分裂都同步。」

鄭麗君舉例,19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辦美台團的電影巡迴放映,「當時台灣已經跟世界同步,在追求思想進步,這也與蔣渭水填詞所寫的〈文化協會會歌〉中歌詞『樂為世界人』不謀而合,這份世界觀就是文化力。」

鄭麗君不諱言,文協所在的台灣比起今天更加艱辛,文協先輩們為今日台灣打造了一個基礎。「我們這一輩向未來看,回到當下,我們要耕耘我們的文化根基,在文化中孕育自己,涵養思想,建立生活風格,更有想像力,就會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向文協致敬 青平台延續精神理念

鄭麗君認為,這一輩的年輕世代已有更好條件可以圓夢,「像青平台就成立永續民主研究中心,透過民主治理的過程,思考透過民主治理產生新的社會願景,讓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可以更自由的展現。」

不可諱言,個人生命的實踐需要現實基礎,強化社會對個人的支持,個人才會擁有自由,「一個政治工作者必須要思考,如何讓社會成為一個互助團結的社會,當個體與家庭、勞動到居住都能有支持體系,生命才會真正享有自我。」

2021年,鄭麗君在青平台設置「民主治理學院」,等同是向林獻堂先生辦的夏季學校致敬,「我很感動在百年前,林獻堂可以提供政治、社會、金融、科學到法律的全觀視野,來談社會議題,透過共學讓大家一起完成共識。」年底,鄭麗君也將在台北城中地區推出「下一步」空間,等同向當年的台中中央書局成立致敬,「當時前身是中央俱樂部的中央書局,提供很多讓藝術家可以發表展覽的空間,可以相互交流,也希望這個新空間能夠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過去4年擔任文化部長期間,鄭麗君將文化晶片植入在大政府中,延續本土藝術文化,帶著「文化治理」而非「治理文化」願景上台,將文化治理哲學性願景,具體融入大政府整體施政,這個「奠基」的作為,至今仍被視為對文化界全面的重要貢獻。

「這就是我強調,從文化力出發成為社會力,最後會開展出生命力,台灣人可以成為自由人,與台灣文化協會啟動的自由百年追求息息相關。」鄭麗君說,從1920年代的新劇運動,新舊文學論戰到戰後鄉土文學論戰,小劇場運動、台語電影30年之後的電影新浪潮運動,再到近年的文化保存運動,以及台灣美術史運動等等,「是這些力量由下而上,逐步凝聚台灣文化認同,讓台灣進階到80年代追求自由,90年代追求民主,有了以自由為基礎的民主認同,才有今日台灣。」

該如何紀念台灣文化協會成立一百周年,鄭麗君說,不該光只是紀念那個團體與那個年代,「而是要紀念他們追求的信念,也問自己,當代台灣人要追求甚麼,我們想成為怎樣的台灣人,往未來看,我們又該往哪裡走。」

永遠都要回問自己 可為時代做些甚麼

鄭麗君說,文協透過文化運動進行社會對話與社會運動,「文化力作為社會力跟生命力的基礎,這個啟示不能遺忘。」鄭麗君認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跟歷史,跟土地連結,有文化根基,成為善感的人,每人都可以為一首詩,一部電影,或是一首歌,創造力就會出現,就會帶動社會往前走,長此以往,我深信,我們會讓世界愛上台灣。」

用一己之力回應百年前文協帶來的震撼與啟發,鄭麗君用各種方式孕育更多對台灣未來社會的想像,「民主是永恆的追求,永遠都回問自己,可以為時代做些甚麼,不要忘記,自由有里程碑,但是追求自由,沒有終點。」

(本文出自文化+雙週刊第93期「回望台灣文化協會百年」,09/27上線)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