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磊:台灣應組成熟製程聯盟 創造客製化價值化市場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3日電)前台積電研發處長楊光磊今天表示,台灣應組成熟製程聯盟,結合幾間公司打群架,創造客製化、價值化市場,並利用先進製程經驗跟能量,改善成熟製程的效率與成本等問題,透過增加價值、降低成本雙軌並進,全世界即使在成熟製程市場要與台灣競爭,也會非常困難。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今天登場,會中針對半導體科技研發與科學園區國際連結模式等議題進行座談,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出席致詞,國科會副主委蘇振綱、台灣科技大學產學創新學院執行長楊光磊、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執行秘書張振豪、晶創方案推動辦公室執行長闕志達與談。
吳誠文致詞指出,40多年前台灣政府推動科學園區的建設與營運統一窗口,結合當地研發人力以及學研機構,人才培育動能源源不絕,透過獎勵和補助機制,鼓勵科學園區廠商展開研發,國內半導體產業也就此生根。
吳誠文表示,政府、廠商、大專院校與學術研究機構,形成三足鼎立的科學園區架構,重視並推動研發、產業、人才的結合,這樣的作法在全世界獨樹一幟。
吳誠文提到,總統賴清德的願景是盼望廠商立足台灣、布局全球、組國家隊,科學園區也會盡全力協助廠商,並透過民主供應鏈,展現台灣實力,協助友好國家發展,促進世界繁榮。
在與談環節,蘇振綱指出,國科會有2隻手,一隻手是資助學研機構,另外一隻手是管理科學園區,並由科學園區提供服務給廠商,「這2隻手牽越緊越好」,這樣才能讓科研能量集中在園區廠商,而科研將持續扮演未來半導體製程進步的關鍵推進力量,但同時成熟製程端的挑戰也需要重視。
曾在台積電擔任研發處長的楊光磊表示,針對中國創造大量成熟製程產能是否會「打趴」台灣成熟製程,他倒是抱持較為樂觀看法,首先是台灣技術發展的穩健歷程與文化,讓台灣晶圓代工在全世界沒有任何對手。
再者,楊光磊指出,中國的成熟製程牽涉到其內需市場所創造出來的價值,且中國市場培養出的模式接近、類似於IDM(垂直整合製造商),而IDM市場是比較偏向於標準產品的市場,這跟台灣晶圓代工市場有區隔。
楊光磊表示,就先進製程而言,台積電就是武林霸主、自成體系,但他認為台灣也要另組成熟製程聯盟,創造客製化、價值化市場,也就是結合幾間公司打群架,因應全球各式各樣需求,並利用台灣的先進製程經驗跟能量,去改善成熟製程效率、成本等問題。
楊光磊指出,藉由增加價值、降低成本雙軌並進,全世界即使在成熟製程市場要與台灣競爭,也會非常困難。
楊光磊說,他認為台灣是「天選矽島」,在當初的時空背景與文化下,驅動台灣hungry and foolish地(懷抱飢渴與不畏失敗的精神),去創造半導體生態系與科學園區機制。
楊光磊也提到,他近期走訪捷克,當地雖也有Technology Park,但並無類似工研院的組織;台灣工研院可說是發展的根基,透過技轉、分支,並讓每一個分出去的公司自己成長,台積電正是受惠於此模式,因此其他國家若要複製台灣的成功經驗,除要經歷很長的培育期,也需要打根基,要有國家實驗室的概念,且實驗室要以工業角度、而非科學角度,去看待產業發展。(編輯:潘羿菁)11405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