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磁刺激術燃希望 中風復健黃金期不只半年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9日電)傳統中風病人有復健黃金期,但北榮神經復健科團隊發現,積極復健搭配顱外磁刺激術調整腦部活性,可望重建腦細胞功能,且中風2年內治療仍有效果,病人不要放棄希望。
60歲王先生罹患家族性腦部動靜脈畸形,37歲首度腦溢血中風,54歲二度中風,因復元良好,行走能力未受影響。但106年三度中風,好不容易從鬼門關前救回,但昏迷指數居高不下,全身癱瘓、無法言語,終日臥床長達7個月。
王先生和王太太不願放棄,輾轉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治療,在神經復健科主任蔡泊意團隊治療下,用神經調控高速顱外磁刺激術結合藥物及復健等治療,王先生終於恢復說話能力,且上肢也開始能動作。
近日王先生更學會站立並練習扶欄杆行走,復健成果讓他們大感驚喜,不敢想像有朝一日還能雙腳踏地行走。
蔡泊意今天在記者會表示,一般中風後復健的黃金期大約在半年內,一年後多數即達穩定狀態,進步就很有限。但北榮近年以高速顱外磁刺激術搭配復健給予病人治療,反應率有7成,病人的復元程度可達3到7成不等。
蔡泊意說,持續復健就像是「播種」,幫助訓練大腦受損的迴路,若加上磁刺激術的「輔助」,可望讓大腦功能恢復更快。
顱外磁刺激術的原理,蔡泊意解釋,大腦受損後,壞死的區域無法再生,但受損區域的周圍存活區域仍有取代原本機能的可能。因左右兩側大腦是相互競爭,健康側的大腦在受損後很容易過度活化,進而阻礙患側大腦的恢復。
神經調控的方法就是透過影像技術確認腦部區域,用磁刺激術調整腦部活性,抑制過度活化並刺激不活化處,讓剩餘的腦迴路重建,可望開啟新的連結,達到功能的恢復,而不必開刀或侵入性技術。
蔡泊意說,在大腦不同部位施以磁刺激術,可達到不同的功能恢復,如語言、上肢、下肢、認知、感覺能力、吞嚥功能等。
記者會還有另一個成功個案,是55歲吳小姐。她2年前因腦血管梗塞中風,身體左半邊失去知覺,手部完全癱瘓無力,無法拿杯子、抓物品,更嚴重的是,她完全喪失冷、熱、痛、碰觸感,暴露在危險狀況都不自知,刀子切到手也不知道、手臂總被燙傷,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顧。
蔡泊意表示,以過去的觀點,過了復健黃金期的病患可能難以再達到顯著的進步。但吳小姐經神經調控治療1個月後,麻痺的肢體漸漸恢復知覺,也對水溫有了感覺,肌肉力量也恢復,日常生活不再困難。這讓她驚喜,就算中風後2年,還是可能有進展,關鍵是不能放棄治療。
北榮復健醫學部主任周正亮在記者會表示,高速顱外磁刺激術並非所有病人都能施做,一定要經專業的醫療團隊評估,且重點是病人要持之以恆做復健,且復健永遠不嫌晚,磁刺激術只是「輔助」,不能只想靠磁刺激術就懶得動。
蔡泊意說,研究顯示,中風病患應積極治療,愈早接受高速顱外磁刺激術治療效果愈好,2年內仍有效。但有癲癇病史、心臟裝節律器者不適合此術。
此外,蔡泊意說,臨床常見病人會有錯誤的復健習慣,「以好手帶動壞手」復健,但這樣只是讓壞手的關節活動,且可能會因為好手一直動作,讓健康腦側過度活化,抑制了受損側的復元。(編輯:管中維)10804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