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縱谷大地藝術季登場 12件作品呼應當地特色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3日電)今年「縱谷大地藝術季」12件地景作品已經創作完成,藏身於花東縱谷秘境,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當下環境與地景結合,等待民眾尋找發覺。
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東分署、花蓮分署合辦的「2025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已於1日開展,這次作品邀請來自韓國、法國、德國、南非、美國與台灣的12組藝術家沿著鹿野、關山、池上、富里到玉里打造12件充滿想像力與生命力的作品。
台東和花蓮分署今天在台東舉辦記者會介紹作品和藝術家。兩分署表示,今年規劃「經典再現」、「童趣生活」及「永續生態」3大主題,透過作品呈現縱谷地貌景觀,並運用在地媒材串起與土地的連結。
今年再度邀請德國藝術家Jens J. Meyer、台灣藝術家范志明與邵惠琴、魯凱族藝術家安君實等3組藝術家,以作品喚起美好回憶,再現漂鳥創作經典。
兩分署表示,擅於將在地元素融入作品的韓國藝術家Lee Seongung,這次作品「Memories」大量運用了台東釋迦修剪下的枝條與爬藤植物創作,賦予農業廢棄物新的生命與藝術價值,傳遞與自然共生、持續變化的過程。
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師生協助南非藝術家Anton Smit打造高達4.5公尺的巨型面具,從表面紋理、上色到安裝等,創作期間,觀摩也激盪出跨國的藝術火花。
台灣藝術家鄭元東帶領花東地區對藝術裝置有興趣的民眾,運用藤材進行手工編織創作,透過實作體驗學習藤編技法,並共同完成裝置藝術品中的飾品設計,將藝術融入地方文化與自然環境之中。
兩分署表示,今年12件地景作品都讓人相當驚艷,不僅造型吸睛,也都傳遞對自然生態的情感與珍惜,不管是拍照打卡或靜靜欣賞作品都值得一遊,感受花東縱谷自然與藝術交織的獨特美好。(編輯:黃世雅)11407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