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I淨零/嘉縣廚餘循環中心 黑水虻高效分解助減碳排放

2025/7/2 17:19(7/2 17: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位於嘉義縣新港鄉的廚餘全循環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並開始運作,縣長翁章梁(前右2)2日前往視察,了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7月2日
位於嘉義縣新港鄉的廚餘全循環中心第一期工程完工並開始運作,縣長翁章梁(前右2)2日前往視察,了解黑水虻處理設施運作狀況。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7月2日

數位轉型已是產業進行式,人工智慧、淨零碳排更是政府與企業面對的兩大挑戰,攸關台灣未來競爭力。中央社第一線採訪團隊,深入報導政府與百工百業如何運用AI優化生產流程、驅動綠色創新,見證台灣產業再一次躍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日電)嘉縣府在新港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利用黑水虻分解廚餘,目前每天可處理1.5公噸廚餘,年減逾212.4公噸碳排放,明年所有設備建置完成,每天將可消耗7至10噸廚餘。

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第一期工程完成開始運作,縣長翁章梁今天到現場視察,瞭解黑水虻的工作效率。

環保局長張輝川表示,黑水虻是具有高度分解有機廢棄物能力的昆蟲,幼蟲可高效分解廚餘、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同時轉化為高營養昆蟲蛋白及有機肥料。

張輝川指出,廚餘全循環中心目前每日可處理1.5公噸廚餘,預估每年可減少超過212.4公噸碳排放,對於提升廚餘處理效率、降低掩埋與焚化負擔及促進再生資源利用具重大意義,希望明年可以提高到每天消耗7至10噸廚餘。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負責打造「廚餘全循環中心」的巨獸綠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以模組化方案將黑水虻分解廚餘技術整合至一只貨櫃中,再將整櫃安置到循環中心後,黑水虻就開始工作;只要持續擴充模組,就會提升廚餘分解的效率。

環保局強調,未來將持續與農業、水產業者及學術單位合作,強化黑水虻養殖與資源轉化系統,打造永續、智慧、生態的處理平台,讓嘉義縣成為環保與循環經濟的示範。(編輯:謝雅竹)1140702

嘉義憲政府在新港鄉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利用黑水虻(圖)分解廚餘,目前每天可處理1.5公噸廚餘。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7月2日
嘉義憲政府在新港鄉打造「嘉義縣廚餘全循環中心」,利用黑水虻(圖)分解廚餘,目前每天可處理1.5公噸廚餘。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7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AI淨零/第三期減碳行動方案 環部10日公聽會盼凝聚共識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