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擬限縮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 醫界:不急於跟進

2025/5/28 16:16(5/28 18:2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美國衛生部宣布不再建議兒童與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台灣醫界認為不需急迫跟進。(中央社檔案照片)
美國衛生部宣布不再建議兒童與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台灣醫界認為不需急迫跟進。(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沈佩瑤台北28日電)美國衛生部長宣布不再建議兒童、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台灣醫界多認為最好是「根據科學,不要根據政策」,暫無急迫跟進必要,呼籲觀察各國醫學會態度及病毒變異趨勢。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今天宣布,不再建議兒童與健康孕婦接種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稱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常識性」決定。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部長暨一般婦產學科主任黃建霈告訴媒體,美國有其看法,且每個國家根據自己情況調整,假如證據沒有顯示需要改變,他建議照舊,若要改變,最好是「根據科學,不要根據政策」,目前看來孕婦接種對新生兒仍有一定保護力,醫學強調實證,應該要「看證據說話」。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玉成認為,美國跳過了ACIP專家討論程序,可能與現任政府的反疫苗立場有關。台灣近期仍有0到4歲兒童COVID-19重症個案,因此仍需進一步蒐集和分析發生率,才能提出具體建議。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說,COVID-19疫苗在兒童族群確實有效,不僅減少腦炎發生,也降低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風險。疫苗的效果與安全性是明確的,個人仍建議孩童接種疫苗,「我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必要急於跟進美國」,建議觀察美國各醫學會與歐洲態度。

黃立民說,美國不建議兒童與產婦接種,可能原因是病毒株不斷變異,疫苗對新變異株的保護效果數據無法即時跟上。現任美國衛生部長非常重視科學證據,對疫苗的態度較為保守,在沒有充分數據的情況下,較難做出支持接種的建議,這是推測,實際原因可能還需進一步觀察。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重難罕中心主任曹珮真也認為,這個消息才剛傳出,仍有待新生兒科、感染科、兒科等專家討論,光是「健康兒童」就已經很難界定清楚,另外也要了解美國限縮接種對象的理由。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曹珮真說,接種疫苗是公共政策,跟醫療端有時會出現落差,因公共政策必須要考慮接種人口、付出的成本等,至於美國做法是否適合台灣,還有對台灣來說保護健康兒童重不重要,跟美國相比,不同角度都需要重新衡量。

曹珮真表示,美國與台灣的醫療資源也不盡相同,現在她所知道的是兒科醫學會、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等都將開會討論,目前應該還是照原本接種建議;後續一定會有新疫苗問世,尤其現在COVID-19病毒已變種,在JN.1之後應該要看下一代疫苗,綜合考量疫苗效果、成本效益分析等。(編輯:李亨山)11405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