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立委與青年團體籲教育部 青年基本法納18歲公民權

2025/4/23 11:48(4/23 13: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民進黨立委范雲(左2)、吳沛憶(右1)與多個青年團體23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將18歲公民權納入青年基本法版本,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的設計不足之處。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4月23日
民進黨立委范雲(左2)、吳沛憶(右1)與多個青年團體23日舉行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將18歲公民權納入青年基本法版本,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的設計不足之處。中央社記者郭日曉攝 114年4月2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3日電)教育部版的青年基本法草案預告期滿,民進黨立委范雲、吳沛憶今天與多個青年團體舉行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將18歲公民權納入青年基本法版本,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的設計不足之處。

民進黨立委范雲、吳沛憶今天上午在立法院與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召開「18歲公民權最後一哩路,完善青年基本法參與機制」記者會,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台灣青年民主協會、EdYouth台灣一滴優教育協會、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受邀出席。

范雲表示,教育部提出部版青年基本法,呼籲教育部能進一步考慮把青年團體兩大意見,即「18歲公民權」及「青年參與機制」納入青年基本法。

范雲說,青年基本法是要落實世代正義,改善青年過去無法參與及影響公共事務困境,民法已將成年年齡調降到18歲,公民投票法也將年齡門檻定在18歲;此次教育部版的青年基本法將18歲以上定為青年,但若選舉權無法得到保障將是殘漏的,應該在這次青年基本法立法時納入18歲公民權,完整青年基本法的立法目的。

台灣青年世代共好協會副理事長林思愷說,目前教育部提出的青年基本法草案,還存在許多挑戰。修憲雖然是18歲公民權的直接手段,但並非唯一手段,青年基本法的公共參與權利,應積極處理選舉、罷免等公共權利,達到法定18歲年齡規範,讓18歲以上青年都可以完整參政權。

吳沛憶指出,不少政治人物在選舉時都會說,請為未來投票、請為下一代站出來,下一代就是青年世代,除了要支持青年世代權益,更要支持青年世代權益由青年來發聲。

吳沛憶說,18歲公民權在上次修憲未通過公民複決門檻,實現18歲公民權比選上總統還要困難,期盼此次青年團體的倡議,能透過立法方式加速18歲公民權的實現。此外,教育部版青年基本法草案,在保障青年參與、青年發展事務會報的召開頻率等,也有所不足。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表示,歐洲國家目前正密切討論降低選舉權的年齡,但歐洲討論是降到16歲,歐洲在1970年代就完成降到18歲,台灣的公民權利發展雖然較晚,但也晚太久。

林佳和指出,憲法是限制國家公權力行為,保護人民行使自由跟權利的憑藉、手段與界線。從實質憲法角度看,投票年齡下修為18歲,更有利於人民自由權利行使並擴大憲法權利的內涵,降低年齡不但可行,也不會有法律所顧慮問題。(編輯:林克倫)11404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