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嘉義沿海鳥況豐富 鴨雁鷗鷺群聚覓食

2019/1/31 16:59(1/31 17: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縣31日電)目前正值嘉義縣沿海鳥況最豐富時期,成群的冬候鳥在溼地覓食,有時鴨雁鷗鷺群飛,宛如北宋詞人李清照筆下「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真實寫照。

嘉義縣政府、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今天在布袋鎮廢鹽灘野放一隻原本虛弱腳軟、送醫治療後康復的黑面琵鷺,成為台灣野放的第84隻黑琵,只見廢鹽灘上群聚數百隻候鳥,令人驚艷。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常務理事郭東輝表示,廢鹽灘上白色羽毛的一群,是全球瀕危的黑面琵鷺,目前全球紀錄不到4000隻;有著黑色羽毛的是俗稱「魚鷹」的鸕鶿,另有尖尾鴨等悠游覓食。

嘉義縣長翁章梁也說,目前嘉義縣布袋、東石沿海鳥況非常豐富,除了布袋廢鹽灘之外,也有成群的冬候鳥在鰲鼓溼地森林園區覓食,是嘉義縣沿海賞鳥勝地。

根據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資料,每年11月至隔年3、4月是鰲鼓溼地森林園區的候鳥季節,從北方遠道而來的候鳥,為了囤積北返的脂肪,每天都在溼地覓食,享用南方國度的豪華大餐。

嘉義林管處指出,鰲鼓溼地森林園區1、2月間的候鳥有黑面琵鷺、琵嘴鴨、赤頸鴨、尖尾鴨等,遊客可在北堤8個賞鳥亭欣賞,肉眼可見大白鷺、蒼鷺、野鴨等,或以望遠鏡觀察黑面琵鷺、鸕鶿等,傍晚可登上堤防欣賞夕陽。

中央社記者今天實地走訪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在「鷹揚鰲鼓」入口意象北側埤塘、人工濕地、土地公廟一帶,發現成群野鴨、大白鷺、蒼鷺覓食,目睹大白鷺與蒼鷺騰空而起景觀,頗有李清照詞筆下「驚起一灘鷗鷺」的意境。

嘉義林管處指出,占地1470公頃的鰲鼓溼地森林園區,植物多達300多種,動物超過600種,豐富的鳥類資源尤其令人驚艷,其中不乏多種珍貴稀有的保育類,是台灣西部不可多得的生態綠洲。

林管處表示,鰲鼓溼地的產生,原為1960年代政府推動開發海埔新生地,選在嘉義縣東石鄉鰲鼓圍堤造陸,當年由於機器設備缺乏,因此徵召受刑人前往勞動,歷經5年、耗資新台幣3億多元,才完成約1000公頃的海埔新生地。

後來,政府以10年時間土地洗鹽淡化,但因台灣西部沿海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其中近300公頃海埔新生地低於海平面,加上土地鹽化而荒廢,因此成為候鳥覓食的溼地,2012年11月由林務局設為鰲鼓溼地森林園區。(編輯:黃世雅)10801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