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部落認證工藝家族 祖孫三代首度聯展

2017/12/22 17:34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22日電)屏東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與父親許坤仲、弟弟伊誕及兒子磊勒丹首次舉辦「巴瓦瓦隆家族」聯展,在屏東縣瑪家鄉北葉村的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展出至明年2月底。

撒古流.巴瓦瓦隆12月初才獲得國家文藝獎,是國內原住民開啟工藝工作室的先驅,帶動原住民部落工藝師接觸現代藝術,曾經為九族文化村建村雕刻藝術品,也曾為司馬庫斯建部落教室。

撒古流表示,巴瓦瓦隆家族在三地門鄉大社部落裡是被公認的「pulima世家」(意指每雙手都手藝精細),或稱他們是malang家族(意指美的釋放),不是每個部落都有「pulima世家」及「malang家族」,在大社部落裡有2戶「malang家族」,只有巴瓦瓦隆家族是「pulima世家」。

撒古流說,在曾祖父、祖父及父親年輕的時代,他們雕刻獵具、農具、織布機及頭目屋的雕刻品,來交換耕牛及日常生活所需,附近部落的人也聞名換取他們家的雕刻品,在日治及國民政府時代,曾祖父及祖父的作品被人搜購,至今,在一些國內的博物館裡,還看得到他們的作品。

49年次的撒古流形容自己在媽媽的肚子裡就聽到雕刻刀雕刻的聲音,國中開始幫忙祖父及父親雕刻,高中開始接觸陶藝,年輕時曾經當過水電工和公務員短短幾年,最後全心投入原住民藝術,在部落裡開工作室。

撒古流說,60年代中期後,部落人認為菁英要到都會區打拼,留在部落雕刻是懶惰的人,他開工作室用工藝謀生,以「小米田」的概念教育原住民,開工藝工作室也能賺錢,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興設後,要培訓大量原住民藝師,當時省政府官員到他的工作室參觀後,聘請他擔任培訓師,培訓原鄉藝師。

撒古流的父親許坤仲是文化部國定傳藝師,撒古流說,60年代國民政府推行「新生活運動」禁止原住民雕刻,父親改開雜貨店,直到他開工作室作品被外界支持後,父親才重新拿起雕刻刀。

撒古流的弟弟伊誕從事神學教育,直到中年才拿起雕刻刀,以「紋砌刻畫」走出自己的風格,今年世大運開幕式的活力島嶼篇章採用伊誕的作品。79年次的兒子磊勒丹和撒古流一樣從小就接觸藝術,除了繪畫、雕塑外,也嘗試走出自己的文創風格,曾獲第3屆台灣原住民族精實創業補助。

這次展出的作品包含傳統工藝禮刀、視覺平面作品、立體作品、多媒材創作(裝置)、攝影、紀錄片等約40餘件。

文化園區主任曾智勇表示,巴瓦瓦隆家族4位主要人物分別代表著排灣族「pulima世家」的歷史意義與價值,更是台灣原住民族藝術文化的年表縮影。10612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