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暴雨的教訓 中國專家:防洪排澇標準需全面提高

2023/8/19 22: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19日電)中國多地近期相繼發生暴雨洪澇災害,造成嚴重生命財產損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指出,暴雨帶來的教訓深刻,應全面系統性的提高既有防洪排澇標準。

北京、天津、河北和東北等多地最近以來都因暴雨造成災害,引發外界對當前中國城市地下排水情況的探討。陸媒澎湃新聞今天引述了王凱對於中國城市地下排水建設問題的看法。

王凱說,今年的降雨是超強降雨,北京、河北的降雨量幾乎是140年一遇,而很多城市的防洪排澇設施最高承載水準是百年一遇,甚至更多的是50年一遇,因此這次強降雨超出了實際承載能力。

他指出,今年強降雨造成的損失較大,也是因為規劃建設管理方面的一些老問題未獲根本解決,建設管理上的一些認識不到位,例如蓄滯洪區的面積一定要得到保證,但過去多年的城市建設過程中,防泄洪區、蓄滯洪區和排洪道一定程度被占用了。

這位專家進一步分析,地下水的超採問題也會導致地面塌陷,這也是一種生態萎縮。「南水北調」到華北地區的水,除了生活飲用和工業用水,還要補給地下水,「這是系統性的問題,所以有些專家提出,要更新改造地下設施,提高排水標準等」。

對於今後的城市排水設計,王凱指出,這次暴雨帶來的教訓深刻,既要改正現有的缺失,也要全面系統地提高既有的防洪排澇標準。

與此同時,他也點出氣候變遷的因素,包括降雨線的北移,甚至對西北、東北地區的氣候產生了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對既有的基於建築學學理、地理學分析的傳統的規劃理論方法做一些革新,說的大一點,可能也要革命」,而生態文明思想直接反映到學科建設和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預判上,這些都需要知識性的更新。

王凱並談到地下管網設施的問題。他說,以2021年河南鄭州暴雨為例,所帶來的教訓是「地下設施能夠起到蓄水的作用,如果鄭州沒有那麼多的地下設施,水如果都在地面,可能發生的災情會更嚴重」。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說,另一方面,生命線設施不能只是簡單地放到地下,包括醫院的一些用電設施若是遇到暴雨就會全面癱瘓,因此該在地面的還是要留在地面。前幾年鄭州城市建設開發將樓與樓的地下空間相連,形成了大聯通,也出現了「一淹全淹」的慘痛局面。

王凱指出,現在的地面空間資源已經很少,地下空間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有很多基礎設施可透過管廊的方式來提高運營效率,「這也是趨勢」,因此對於地下空間還是應堅持開發建設。(編輯:楊昇儒)11208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