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團偽冒第三方支付網站騙賣家 數發部與業者合力掃蕩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4日電)數發部今天表示,透過偽冒第三方支付業者網站行騙成詐團新手法,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累計收到7113件通報「假買家騙真賣家」案例,經數產署與資安院透過自主掃描網站與通報機制,這類偽冒網站從6月初200多件月底已降到3件,降幅逾9成。
數發部今天攜手第三方支付業者舉行「公私協力阻絕偽冒網站」記者會,包括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數產署署長林俊秀與綠界科技、藍新科技、紅陽科技、統一數網與連加等5家第三方支付業者出席。
林宜敬致詞時表示,以前多為假賣家騙真買家的網路詐騙,數發部透過法規要求業者進行網路廣告實名制,也推出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減少很多偽冒名人網站,但詐騙集團不斷變化手法,現在變成詐團透過假的第三方支付業者網站,以假買家身分騙真賣家,數產署也攜手資安院與第三方支付業者,透過新方式阻絕詐騙。
林俊秀說明目前假買家騙真賣家手法,詐團可能假裝使用知名第三方支付服務平台,故意製造問題,誘導賣家點擊假網站、輸入驗證碼與聯繫假客服,但驗證碼其實就是被騙金額。數產署也請資安院主動掃描這類偽冒第三方支付業者的網站,並透過DNS RPZ(停止解析)機制下架假網站,這類假網站數量從6月初200件到6月底降至3件,減幅超過9成。
數發部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統計,不少詐團偽冒第三方支付業者網站行騙,累計收到7113件通報。資安院副院長龔化中補充,過去可能是偽冒金融業網站,如今也開始偽冒第三方支付業者網站,今年上半年這類案件大幅增加,未來希望在網站準備詐騙時就先封鎖,以提升效果。
第三方支付業者公會籌備處主任委員、也是綠界科技總經理劉士維表示,詐團一連串假造網域、網站內容到第三方支付客服,現在第三方支付業者也都在官網加註警語,希望民眾提高警覺。近期透過籌備公會,各家IT人員也討論研發風險控管系統進行監控,未來掌握偽冒網站的模式後,希望可做到事先預防。
至於是否只能透過下架偽冒網站防堵,林宜敬解釋,詐團申請網域後多數不會先放內容,可能到詐騙前一兩天才放上素材,做完詐騙又立即撤下網頁內容,因此採預防措施,當出現可疑網頁時就先進行監視,一旦有異常行為,就可透過停止解析做預防性下架。
至於停止解析網域機制是否可能「誤殺網站」,林俊秀表示,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有設置避風港條款,讓業者可以免責,的確可能出現誤殺狀況,但比例應該非常低,有提供救濟管道協助處理。(編輯:林淑媛)11407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