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研院P3實驗室染疫案 吳明賢:應是單一事件

2021/12/11 11:39(12/11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11日電)中研院前實驗人員染疫,感染源受矚目。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天表示,這次應是單一事件,推測是人員穿脫防護衣時沒注意,導致病毒污染環境,所幸接觸者均陰性,有望度過危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新增1例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本土病例(案16816),為12月初剛離職的中研院P3實驗室人員,疑在實驗室遭感染,且經調查發現,個案10月、11月間曾兩度被實驗鼠咬,被認為是可能感染源。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天上午出席台大醫院126週年院慶研討會時接受媒體聯訪,他表示,P3實驗室主要操作的都是高傳染性的病毒,像是COVID-19、愛滋病毒等,為確保安全,通常都會由2到3人同時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互相檢視防護衣穿脫等安全性,認為這次「應該是單一事件」。

對於外界將感染源指向實驗鼠,吳明賢持不同看法,他認為老鼠咬到後,應會進行採檢及監測,就像醫護在醫院裡也可能接觸到病人的血液、體液或發生針扎意外,都有標準作業流程,染疫可能性低。

相較鼠咬,更有可能在穿脫防護衣時沒注意,導致病毒污染到環境,其他人接觸後感染,吳明賢指出,COVID-19疫情發生之初,國內外都曾對病人的生活環境進行檢測,發現雙手容易碰觸到的地方如門把、水龍頭等都容易驗出病毒,一旦病毒污染到環境,就有機會傳染給任何人。

吳明賢並指出,事發過後,中研院專家、台灣大學副校長、感染科權威張上淳以及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任蘇大成都赴實驗室現場協助調查,衛生單位也在第一時間匡列多名接觸者,不僅採檢全數陰性,個案的男友PCR採檢也是陰性,顯示國內仍有機會安然度過這次危機,若密切接觸者都安全,最快2週後風險可望緩解,民眾無須過度恐慌。

有專家質疑,該個案的感染源可能來自社區,而非實驗室。但吳明賢直言,國內已零確診一段時間,顯示國內並沒有社區感染的狀況,從社區感染的可能性低,但確切感染源仍有待調查進一步釐清。(編輯:陳政偉)11012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