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盼各國團結抗北韓 貿易卻自行其是

2017/11/12 15:3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峴港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亞洲行提出的呼籲互相矛盾:對付北韓核威脅時,世界得團結在美國背後;但若是貿易,就該預期美國自行其是。紐時認為,這或會影響美國身為太平洋強權的近期命運。

「紐約時報」今天報導,8日在南韓,川普儼然是超級強權領袖。他在演說中告訴南韓議員:「齊心對抗這種危險,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因為等得越久,就會越危險,選項也會越來越少。」

兩天後,來到越南峴港的川普卻又縮回競選總統時的保護主義論調。他說,「沒有地方像家一樣」,還警告環太平洋領袖,美國永不會再簽署區域貿易協定。

從某個層面來看,這兩相矛盾的發言,凸顯了川普交易式的治國作風。他稱頌個人勝利,更甚於宣揚美國世界角色這個統一的理論,而這樣的務實,從他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領袖對領袖外交」,也可窺知一二。

從東京到北京,川普扮演的是長袖善舞、和外國領袖撮和協議高手的角色,甚至在行政團隊在經濟議題上推動強硬看法的同時,川普自己,還忙著奉承外國領袖。

但多位專家表示,時間一長,川普或許就沒辦法繼續兩面平衡的手法,他現在甚至已經無法這樣對付中國大陸了。川普苦於無法說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更強力施壓北韓,原本對大陸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現已見緩和。

對於東南亞較小國家,川普要妥協的壓力或許沒那大,因此他在越南的論調就不像在大陸和日本那般殷勤,而是如競選時那般民粹、目空一切。但他放送這種自行其是的訊息,卻可能更將東南亞國家推向大陸的勢力範圍。

南韓首爾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大陸研究副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表示:「這個區域尋求美國強力的展現,不只在安全方面,貿易方面也是。川普遵循『美國優先』,是棄亞洲領袖於困境而不顧。」

曾擔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大陸顧問的貝德(Jeffrey Bader)則說,川普的論調會讓亞洲領袖「覺得,美國在這個地區稱不上咖」。

「他們總在尋找屏障對付中國這種地方惡霸,而美國完全稱不上屏障。」

如果川普訪問東北亞的目的,是想建立對付北韓的同盟,他旋風般掃過東南亞似乎就是算計好的舉動。他想藉此提醒大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家都認為美國是全球領袖,但他可不會埋單。

川普政府官員表示,川普在越南的演說,是促進「印度洋-太平洋海域(Indo-Pacific)自由開放」的機會。川普治下的白宮把印太視為歐巴馬「重返亞洲」(Asia Pivot)戰略的解答,但川普對此沒有多所著墨,僅強調國家主權和獨立,而非共同利益或普世權利。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亞洲事務主任席夫頓(John Sifton)表示:「本質上,人權是國際共識。」「他用那些詞彙談論貿易,就代表他不是非常重視多邊司法體制。那很令人害怕。」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東協研究中心(Asean Studies Center)負責人鄧秀岷(Tang Siew Mun)則說:「中國在培植東南亞方面有大幅進展,對這個區域而言,這不全然是壞事,但中國的成功,卻是美國的災難,因為中國的進步,是犧牲美國得來。」

「到頭來,『美國優先』,可能會變成美國獨守空閨。」1061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