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恐攻週年 巴黎人意識裡還有焦慮【影】

2016/11/13 07:35(11/13 14: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12日專電)巴黎連環恐攻事件屆滿一年,當時受創的劇院、餐廳都已重新開業。巴黎人在案發後說要維持法式生活,不屈服於恐怖,他們確實努力做到,但每當風吹草動,才知意識裡仍有焦慮。

去年11月13日,極端分子分頭在法國國家體育場自爆,在巴黎市區劇院、餐廳、咖啡館、酒吧掃射,造成13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是法國有史以來最慘重的恐攻事件。

在罹難者忌日前夕,有人在死傷最多的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外圍欄貼了一張年輕女孩的照片,上面寫著,「一年了,還無法釋懷」。

對很多人來說,夢魘沒有那麼容易散去。負責受害者協助事務的國務秘書梅亞德(Juliette Meadel)說,案發至今,仍有超過20人住院,甚至多達600人因創傷後的心理困擾,仍需追蹤治療。

案發後,遭到掃射的鐘琴咖啡館(Le Carillon)、小柬埔寨餐廳(Le Petit Cambodge)和好啤酒酒館(Bonne Biere)暫時歇業,換下滿是彈孔的櫥窗,洗去地面斑斑血跡,數月內就重新開業,顧客也完全沒有忌諱地上門,彷彿以此證明自己沒有屈服於恐怖主義。

從被攻擊的劇院和餐廳走幾百公尺,就是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這裡一向是巴黎人遊行抗議的起點,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攻擊案發後,150萬名巴黎人上街支持言論自由,也是以這裡為中心。

還是高中生的巴黎女孩艾莉絲(Alice)看著廣場上的人潮說,恐攻事件過去一年,大家似乎已經回到正常生活步調,「但還是感覺得到危險在身邊,我們畢竟無法忘記」。

艾莉絲對未來是悲觀的,眼看世界各地因為移民、宗教等議題而起的衝突,實在無法想像10年後世界會變得更好,「我們只能投票,讓一個對國家有革命性想法的人當總統,否則只能上街抗議,等著事情變好」。

巴黎人努力像恐攻前一樣過日子,週末照常聚餐、逛街、散步、看電影,但那樣的「正常」像是一種處於表面張力的危險平衡,當地鐵車廂裡有人突然大叫、當有人在路上莫名奔跑、當機場廣播說有不明行李、當數名警察手按槍套在街邊盤查可疑分子時,就會反射性地抓緊背包,能避多遠就避多遠。

「那些令人焦慮的回憶還留在意識裡」,住在巴黎郊區的居勒(Jules)說,「我們現在對周遭環境更小心翼翼,不管是搭巴士、搭地鐵、或走在路上,對聲音變得很敏感,像是救護車、消防車的聲音,讓人壓力很大、很緊張」。

巴塔克蘭劇院於恐攻週年前夕重新開放,由英國歌手史汀(Sting)擔綱首場演出。表演開始前,史汀說,「今晚,我們有兩項任務,首先是記得那些在攻擊案中喪生的人,然後是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方歡慶生命和音樂」。

法國人確實沒有因為恐攻威脅而放棄文化娛樂活動。全國劇院和音樂廳工會(Prodiss)委託製作的調查顯示,今年至少去看一次表演或聽音樂會的人只比去年減少2%,幾乎沒有差別。

但有一點不同:巴黎人現在進入劇院或音樂廳前,都要打開背包、解開大衣、通過金屬檢測;當燈光熄滅,表演尚未開始的那一刻黑暗,指示著逃生口的綠色燈箱,也比以往更加刺眼。10511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