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重探台灣嘻哈起點:荒漠至豐盛的漫漫長路

2019/12/8 11:31(2020/4/19 16: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飄洋過海,嘻哈文化靠著三個出身洛杉磯和一群生長於台灣的男孩,在30年內開花結果。

文:陳秉弘

嘻哈這個詞,聽起來真的搖搖擺擺、吊兒啷噹,英語中Hip-Hop的意思,中文來看也是「臀部-跳」,垂垂又晃晃。

人們常有刻板印象,對於嘻哈,現代人腦海裡也有些揮之不去的想像:寬大的褲頭,衣著總是太過鬆垮,眼神不屑,可能還會刺青滿身;音樂節拍重,嘴裡唸的唏哩呼嚕,還會拿著顏料在商店鐵門、街角牆上胡噴亂畫。

嘻哈這件事,不只是這樣子。

那麼,嘻哈到底指的是什麼?台灣有嘻哈,那又是什麼?

嘻哈:生於紐約,長於窮困

1970年代,嘻哈在美國紐約5個行政區最北端、滿是非裔與拉丁美洲移民聚集的布朗克斯區(Bronx)出現雛形。往前倒數10年,美國的60年代是一段被稱為黃金年代(Golden Age)的日子,二戰後經濟起飛,人們終於脫離戰爭陰影,酒足飯飽,所有東西都像是一幅畫。

但那只是白人的世界。當時美國種族主義高漲,有色人種在境內只算次等,皮膚不白,一輩子別想往上爬。進入70年代,中產階級糜爛,中下階層困苦,槍械、毒品等犯罪節節高升,欺騙和自利取代了愛與和平。美國身為世界老大,外交開銷龐大,對經濟造成了很大負擔,民生重挫,本來日子就難過的非裔和拉丁裔,更加往困頓裡去。

1975年紐約經濟瀕臨失速,社福開銷、民生規劃等經費減縮,政府無力管轄,貧窮與犯罪增生,原就充斥貧困移民的布朗克斯首當其衝,如果要說貧民窟,大概就是那個樣子。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很多事都能做,也有很多事不能做,沒錢就得吃土,好處就是沒拘束。嘻哈文化就在幫派興盛、街頭塗鴉的環境中誕生;至於服裝寬鬆,其實就是個窮字。

但音樂呢?有人說嘻哈音樂的出現是偶然,有些聲音則說,其實不見得是如此。

DJ Kool Herc是目前公認的嘻哈音樂源頭,當年他在舞廳裡當DJ,偶然發現樂曲間奏時,總是舞池氣氛最火熱之時,因此他突發奇想,何不就播放間奏?那一定嗨到飛。他挑了些唱片,還得讓音樂不間斷,因此擺上兩台turntable,只播放間奏。DJ Kool Herc那次嘗試,場子炸了,炸出了嘻哈音樂,炸出了嘻哈文化。

約40年後的現在,嘻哈文化在全世界影響了幾個世代,它的誕生不是刻意,但也不是漫無章法,社會結構、政治脈絡、音樂文化演進等概念,層層梳理、慢慢剝開,或許能得到些什麼。縱然搖搖晃晃,卻是這世上某些人的靈魂糧食,30幾年無法戒斷。

L.A. Boyz橫空出世 舞出台灣嘻哈序曲

觀察現在的台灣樂壇,不論主流或是獨立音樂(indie),嘻哈音樂都遍地開花,但事情並不一直是這個樣子。以最大公約數來看,眾人大概能夠同意,那個改變的起始,來自兩個名字:MC HotDog,也有人就叫他熱狗,以及現在沒和熱狗一起混,但兄弟如舊的大支。

這兩人用嘻哈音樂在台灣樂壇掀起巨浪,浪頭不斷拍打在千禧年過後的音樂圈。十幾年過去,他們還站在炙熱的浪尖,後頭也熱呼呼的推著前浪。

至於台灣嘻哈的源頭,網路上資料很多,眾說紛紜,觀點各異。目前走在最前方的台灣嘻哈廠牌「顏社」創辦人張逸聖,人稱「迪拉」,對這件事也感興趣。2018年他匯聚目前台灣4個主要的嘻哈廠牌裡的故事辦展出書,還出了紀錄影像,稱作「嘻哈囝」,成了台灣嘻哈文化嘗試整理歷史的結晶。

把屬於台灣的嘻哈故事講出來,尋找嘻哈文化何時開始在台灣社會產生化學變化,這件事很多人想做,可是整體工程規模實在太大,拼圖一片片卻流於破碎,必須遠觀才有個全貌。

1991年的台灣,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廢除,國民大會全面改選,解嚴不過4年,政治開放了,本來因政治而緊縮的一切,如今卸下枷鎖迎向開放。娛樂文化當然是其中之一,張雨生、王傑、林強、伍佰、交工樂隊,甚至還有偶像團體小虎隊,百花齊放,整座島嶼像是急於填補過去的空白,腳步飛快。屬於台灣島的嘻哈,就在這個狂飆的年代橫空出世。

那一年,綜藝節目「五燈獎」出現了3個大男孩,服裝沒人看過,舞步前所未有,震撼了所有人,他們是從美國回來的《L.A. Boyz》黃立成、黃立行和林智文,渾身洋味,不但英語比華語好,連台語也比華語好。

這個團體是倪重華做的,為了聊這事,特意打了通電話給他,他說人在西班牙,聲音聽來很愜意,我問了他《L.A Boyz》,他一開口就說:「那時哪有人懂?」其實很難搞清楚,他指的是《L.A Boyz》的嘻哈扮相,抑或是他的音樂事業,畢竟他年輕時做的事情,很多人當時真的不懂。

1987年倪重華成立真言社,在90年代社會驚天泣地的變動中扮演先鋒,挖出一大批市場上沒見過沒聽過也沒想過的歌手。華語音樂可能不是他改變的,但倪重華推了很重一手,如他自傳《鏗鏘真言》自序中所寫:「『真言社』的商標是一把火,我們在90年代文創產業剛萌芽時,衝撞出不同的流行文化。」

第一把嘻哈之火:Breaking

《L.A. Boyz》的出現,是台灣嘻哈文化的第一把火,倪重華說,「嘻哈有四大元素,當時在做《L.A Boyz》燒起來的還不是音樂,而是舞蹈,那才是真正熱起來的。」90年代去舞廳跳舞已是見怪不怪,但《L.A. Boyz》跳的Breaking(霹靂舞)還是很怪,因為沒見過,人們被嚇傻了,《L.A. Boyz》因此紅了,他們的Breaking可能比他們更紅。

Breaking的名稱由來很有趣,美國嘻哈音樂雛形萌芽時,創始人DJ Kool Herc總在舞廳放著一大堆曲子的間奏(Break),舞池內跳舞的人因此被稱為Breaking Boy(BBoy)、Breaking Girl(BGirl),後來漸漸發展成一種舞風,名稱就叫Breaking。

倪重華說,那一集《五燈獎》他也有看,那三個男孩令他驚喜,腦袋裡記了下來。後來經紀人劉瑋慈找他,說有個男孩團體想讓他做,猛一看,認出了是《五燈獎》裡上那幾個舞步怪異的孩子。倪重華回憶,「沒多想,覺得可能有搞頭」,就決定做了。當時唱片業也剛起飛,倪重華說音樂真的不難做,他約了王治平、陶喆來作曲,還找了那個號稱台灣早期夜店之王的羅百吉,聯手打造《L.A Boyz》的音樂。

語言對音樂而言是不是障礙,到現在還有人在吵,對當年的《L.A Boyz》,倒不算是座翻不過去的牆,縱使華語不會講,台灣人又聽不懂英語,但他們還有台語。倪重華說,「我覺得台語真的沒什麼不好,所以當時就做了很多諸如像是《SHIAM! 閃》、《Jump 跳》、《Phat 炫》之類的音樂。」辛辣重口的台語,搭上強力重拍、酷炫的Breaking舞步,這團成了。

《鏗鏘真言》裡倪重華有段觀察很值得參考:《L.A Boyz》走紅後,改變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生態,西門町開始出現一大票少年仔,穿著寬大的T恤配上垮褲,模仿著《L.A Boyz》的舞步。

饒舌團體《參劈》的成員老莫(莫康笙)對《L.A. Boyz》也有段回憶,「其實,他們對於跳街舞的人的影響,比聽音樂上面要來得多,因為他們那個視覺上的衝擊,帶回來美國最新的舞蹈,所以台灣其實很多早期的街舞老師,都是被《L.A Boyz》啟發。」老莫認為,當時台灣留洋回來的知識分子,很少有像《L.A Boyz》這樣叛逆不羈的形象,「是很大的衝擊,哇!這是什麼東西!沒有看過。所以最初他們賣的東西就是台灣人對於ABC的想像,對於西方世界的想像。」

好,《L.A. Boyz》把舞蹈弄熱了,那音樂呢?

泡在唱片行裡的寂寞少年

先講遠一點,聊聊熱狗和大支在《顏社》嘻哈囝紀錄片裡,都提過90年代台北的一家唱片行:「淘兒音樂城」(Tower Records)。

Tower Records於1960年由羅素.索羅門(Russell Solomon)在加州創立,並在80年代拓展版圖至全世界。它在1992年進入台灣,在台北西門町、東區頂好商場以及士林金雞廣場各開一家門市,暱稱為「西淘」、「東淘」以及「雞淘」。

在網路尚未普及、資訊難以取得的年代,「淘兒音樂城」對台灣樂迷是如同綠洲般的存在。嘻哈音樂90年代在西方早已風風火火,但台灣對此渾然不覺,直到有了「淘兒」,甘霖終於天降。

J. Wu絕對算是台灣第一代的嘻哈音樂編曲人,他說他的年少輕狂裡,很長一段時間都泡在「淘兒音樂城」,「因為以前沒有什麼資訊,我就是看到黑人CD,我就買了,不管好不好聽,我就是看到黑人,就買、買、買、買」,買成這樣,可以想像當年「淘兒音樂城」從這些對音樂飢渴的少年口袋裡,賺了多少鈔票。但年少無悔,那些錢換來的,是台灣一整代音樂的嘻哈革命。

熱狗與大支這些台灣初代的饒舌歌手,當年也泡西門町的唱片行,在層架間翻著唱片,買回家聽,想著這些音樂究竟是怎麼搞的?這樣的青春期模樣,絕對屬於邊緣。找同好?當時可沒有臉書社團,難啊。

《參劈》裡另一個OG林老師(林浩立)想起當年,他是這麼形容的,「我當時甚至一度以為,我是全台灣唯一在聽這音樂的人。」知音難尋,情深緣淺,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

全面擴散 各立山頭的90年代

90年代末期,台灣的嘻哈文化在邁向千禧年前已累積了蠢蠢欲動的能量,蓄勢待發。豬頭皮(朱約信)1994年的那張專輯《豬頭皮的笑魁唸歌:我是神經病》,把饒舌音樂的概念融合了台語唸歌;羅百吉推出的專輯《Friday Night什麼世界》,電音和饒舌的交融,也帶出了嘻哈的味兒。

檯面下的嘻哈愛好者,也已經有頻繁的交流及活動。90年代西門町一家名叫杜比斯的服飾店,老闆DJ Chicano就相當努力的推廣著嘻哈文化。那家店聚集了一批同好,有現在已經成為愛情顧問的藝人張兆志、還有初代嘻哈音樂編曲人J. Wu等,他們玩DJ,跳街舞,也推廣西洋來的嘻哈樂。

千禧年前,嘻哈文化甚至已經能以地方派系來觀察,台北還有D.G.B(Da Ghetto Brotherz)、O.G.C(Original Gangstaz Club),台中有TTM(The Trouble Makers),台南的E.A.C(East Assassin Crew)也成立了,更南端的高雄還有惡棍幫(Ghetto Mob),東部也有東岸搖擺(Hip Hop Bunch),甚至遠在紐約的華裔留學生也組成了饒舌團體亞力維新(Asian Power)。現在回望當年的嘻哈地下國度,是令人驚喜的,這群人不管市場、沒理規則,一個勁地想要把對嘻哈文化的喜愛推廣出去,人數多到無法完整記載。

現在已是嘻哈音樂神主牌的饒舌歌手「熱狗」和「大支」,當年也混跡其中,他們的故事,很多人說,是從一個網路社群開始的。

留言板上的一小撮人 成為台灣嘻哈旗手

1998年,網路叢林出現了一個小小的部落格留言板,《Master U》,架設者有兩個人,其中一人就是後來《參劈》的林老師,另一人是他同學,兩個高中生搞出了台灣嘻哈音樂的源頭之一。《Master U》出現後,聚集了一小撮人,「大概也就10幾個人,包括熱狗,包括大支。」這個留言版上,大家交流聽過的音樂,分享稀少難尋的嘻哈專輯。本來如同個體戶的嘻哈音樂愛好者,因此不再是一座座孤島。

2000年後,開始有如滾石唱片這類的主流唱片先鋒者,跳進地下嘻哈音樂社群這個淺灘撈取可塑之材。滾石唱片下的魔岩音樂於2000年成立大馬戲團音樂工作室,熱狗和大支都加入了,在此發行了台灣嘻哈音樂史上的頭幾張唱片,熱狗出了三張迷你專輯,《MC HotDog》、《犬》以及《哈狗幫》,而大支則發行了《舌粲蓮花》。大馬戲團還找來J.Wu,替他們兩人操刀編曲。

地下嘻哈音樂後來走上檯面,主流歌手開始把饒舌元素放進作品之中,周杰倫是最為人所知的,〈雙節棍〉、〈以父之名〉中的Rap至今依然傳唱,潘瑋柏和王力宏也曾推出饒舌歌曲,可見嘻哈音樂在千禧年後已開始為聽眾接受,也讓台灣唱片產業看到了商機。

2006年熱狗發行了《我愛台妹》,造成了台灣一股詢問林志玲、侯佩岑「算什麼」的熱潮,並且與張震嶽兩人靠著這首歌曲,站上了當年金曲獎舞台表演,嘻哈音樂正式敲開了主流唱片的大門。熱狗更在2007年以《Wake Up》這張專輯拿下第1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宣告嘻哈音樂正式撞進華語音樂圈。

已經長成台灣臉孔

台灣嘻哈文化的發展不到30年,已經走入華語音樂圈的主流,不論喜不喜愛,現代台灣人或多或少都聽過那快嘴饒舌。很多人都說,嘻哈歌詞寫的就是日常生活裡的細節,嘻哈音樂這條路在台灣從地下走到向陽之處,懷裡揣著的已不是紐約當時黑人的情懷,而是帶有獨特、屬於台灣土地色彩的模樣。

台灣嘻哈樂目前百家爭鳴,宛如進入了戰國時代,即使未來如何尚不可知,但這近30年的時間,都沒讓人失望。

(本文取自文化+雙週報第49期「台灣嘻哈史詩」,12/9出刊)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