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大遊行發聲 陸配怒:當年沒要求補繳是擾民

2025/5/10 15:11(5/10 16: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10日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持麥克風者)於遊行隊伍出發前現場短講。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5月10日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10日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新黨副秘書長游智彬(持麥克風者)於遊行隊伍出發前現場短講。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5月1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0日電)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今天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訴求放寬具結替代方式,取代要求原陸籍人士補件喪失原籍證明。

這場挺陸配遊行隊伍下午3時從中正紀念堂出發,行經信義路、林森南路、濟南路,將在立法院群賢樓前短講、喊口號。

遊行訴求放寬可具結替代補件喪失原籍證明的樣態,包括年滿65歲以上或中低收入戶或最近5年未前往中國大陸者;建議修正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對於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陸配以具結書替代除籍證明。

55歲陸配魏彩雲受訪表示,在1995年從江蘇省來到台灣,也拿了台胞證,當年沒有被要求繳交喪失原籍證明;現在小孩都結婚了,過了30年才被要求補件,實在是很麻煩,政府應該做點正事。

魏彩雲指出,為了補件喪失原籍證明,寄了很多資料回中國大陸老家,讓親人協助,後續還要跑一趟中國大陸,完成公證等程序;身邊有很多陸配由於在陸沒有任何親人,或是當地機關整併,根本沒有辦法處理這件事。

陸配朱芳誼在1990年代來到台灣。她說,目前整體社會風氣對於陸配很不友善,很多陸配很怕「被貼標籤」,儘管不是這波被要求補件喪失原籍證明對象,不過必須要為那些被波及、擔心站出來的陸配走上街頭發聲。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遊行發起人吳軾子說,陸配在台落地生根、安分守己,現在忽然被政府要求補件,有些人返陸處理11天,由於當地機構被合併,根本沒有辦法處理;希望在野黨立委可以修法,讓拿到台灣身分證陸配不需要再給除籍證明。

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說,「兩岸一家親,大陸把台灣人當做同胞」,政府「哪能這樣子找陸配麻煩」,陸配是「弱勢中的弱勢」,政府「找個藉口就要找陸配麻煩」,不該把大陸人民當作敵人。(編輯:邱國強)1140510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10日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陸配魏彩雲(左)、陸配朱芳誼(右)發聲。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5月10日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10日下午集結中正紀念堂周邊。陸配魏彩雲(左)、陸配朱芳誼(右)發聲。中央社記者李雅雯攝 114年5月10日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10日在台北登場,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表訴求,有參加遊行的陸配在自述處境後一度激動落淚。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更生黨、新黨發起「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10日在台北登場,號召民眾、團體上街頭表訴求,有參加遊行的陸配在自述處境後一度激動落淚。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前中)10日下午在台北出席「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發言聲援陸配。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統促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前中)10日下午在台北出席「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發言聲援陸配。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由更生黨、新黨發起的「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10日下午在台北登場,訴求盼陸委會「別再欺負陸配」,參加遊行群眾集結高呼口號,力挺陸配。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由更生黨、新黨發起的「挺陸配、反迫害」大遊行10日下午在台北登場,訴求盼陸委會「別再欺負陸配」,參加遊行群眾集結高呼口號,力挺陸配。中央社記者王飛華攝 114年5月1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