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歐洲耶誕老人遊行傳統 黑臉小跟班惹議

2016/12/4 12:42(12/4 14: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布魯塞爾3日綜合外電報導)孩子們今天跟著爸爸媽媽來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1處中世紀廣場,等待聖尼可拉斯降臨。比利時荷蘭等北部歐洲過耶誕前會先歡慶12月6日聖尼可拉斯節,紀念這位傳奇送禮人。

路透社報導,每年12月初比利時與荷蘭各地都會舉辦遊行活動,讓孩子們歡迎聖尼可拉斯(St. Nicholas)這位滿臉白色大鬍子、拿著儀杖、帶隨從遊行的老公公。

他翩然來訪布魯塞爾和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畫面煞是美麗。在靠海的阿姆斯特丹,聖尼可拉斯會搭船沿運河而下;在布魯塞爾,他則是穿越充滿中世紀風情的大街小巷,忙著發放糖果和巧克力。

但這項傳統的現在卻有一個環節面臨改變的壓力。傳統上,聖尼可拉斯會帶著小跟班黑彼得(Black Pete)一同遊行,但扮演這個角色的演員臉上必須彩繪成黑色,卻讓越來越多人認為帶有種族歧視意味。

近年來,聖尼可拉斯的遊行總會被不滿彼得把臉塗黑的抗議人群打亂,認為這是耶誕傳統無傷大雅的一派十分不滿。

傳說有云,黑彼得的臉之所以是黑的,是因為他要爬下煙囪,發禮物給小孩子。但也有人說,這是源於17世紀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的種族歧視,從當時的繪畫可看到,富裕人家時興養黑人當家僕。

但捍衛黑彼得的一派顯然落居下風,比利時多數城市都同意明年彼得不該再塗黑臉龐。荷蘭情況也差不多,塗黑臉的彼得越來越少,許多城鎮甚至還嘗試讓彼得的臉塗上別種顏色的彩繪。(譯者:中央社鄭詩韻)10512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