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不只本土語言 教育部推「科學本土」增能研習

2022/6/29 11:35(6/29 12: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教育部29日宣布推動「科學本土」教師增能研習,結合7個國立館所,提供教師解讀本土教育的不同視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1年6月29日
教育部29日宣布推動「科學本土」教師增能研習,結合7個國立館所,提供教師解讀本土教育的不同視野。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攝 111年6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9日電)本土教育不只是語言、歷史和文化,還很「科學」。教育部今天宣布推動「科學本土」教師增能研習,結合7個國立館所,提供教師解讀本土教育的不同視野。

教育部今天舉辦記者會,今年預計有37場次研習活動,結合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等資源,以職人講座、手作及實驗工作坊等形式,喊出「我的本土,你的時尚」口號,希望在科學教育中,也能納入本土意涵,加深學生與土地的連結。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以一首台灣閩南語老歌「淡水暮色」為例,歌詞中寫到「朦朧月色白光線,浮出紗帽山」,就可融入地理教學,讓學生思考從淡水老街望過去,到底能不能看到紗帽山,還是作者其實搞錯了,看到的是觀音山。

「科學是從生活經驗開始。」蔡清華表示,台灣先民有很多生活智慧值得現在的學生深入瞭解,因此本土教育不只是語言、歷史、文化,也跟科學有關。他期許從中央館所開始,未來納入縣市、民間館所。

陽明交通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紀國鐘今天在記者會上提到,科學園區的廠房看似都從歐美引進,但設計上都要考慮本土狀況,例如台積電的各項管路都會有避震設備;能源風機引入台灣,也一定要考慮颱風、潮汐問題,「沒有加上台灣元素,就不會成功。」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本土教育會人才培力組召集人戴寶村表示,科學看似「放諸四海皆準」,但其實也很本土性,需要解決在地問題。希望各館所提供資源,讓國中小教師用不同的視野解讀本土教育,推廣台灣知識體系。

各館所提供的研習活動都相當有特色,例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將介紹台灣微菌研究應用於發酵產業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圖書館安排手工紙張製作、古籍修護;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則是安排本土紡織科技相關課程。(編輯:張雅淨)11106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