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歐盟扶植半導體業進度落後 SEMI:預算應增至原本4倍

2025/5/6 20:3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阿姆斯特丹6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今天對於歐洲聯盟(EU)諮詢其未來投資預算做出正式回應,當中建議歐盟應將投入晶片產業的支出提高到原本的4倍,並為此分配獨立預算。

路透社報導,歐洲議員及半導體業團體正在加緊推動「晶片法2.0版」(Chips Act 2.0)上路,盼盡快追趕歐洲半導體策略落後部分。

由27國組成的歐盟為了規劃其在2028至2034年間的長期支出,並排定在7月宣布預算計畫,正在諮詢晶片產業相關各方,包括設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歐洲分部。

根據路透社見過的回函,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建議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有必要分配200億歐元(約新台幣6814億元)預算給整個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藉此啟動官方與民間實體合計2600餘億歐元(約新台幣8兆8600億元)投資。

根據歐盟最高審計機關「歐洲審計院」(European Court of Auditors,ECA)3月底發布的報告,以目前進度,歐盟無法達成其最晚2030年在世界晶片市場占有20%的目標。

報告指出,歐盟執委會至今僅為總額430億歐元的歐洲晶片法提供45億歐元資金,且公共資金約8成來自成員國。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表示,歐盟若有獨立的半導體預算,將有助在區域各地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因為目前各成員國都優先投資自家產業。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說:「半導體目前是支撐現代經濟幾乎各個產業的基本成分,無論是汽車、航太、工業機器人或醫療設備業。但歐盟各國所需的先進晶片和最重要供應鏈零件,絕大多數仍廣泛仰賴非歐洲供應商。」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點名歐盟一些進度落後的部分,包括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晶片以及量子科技。(譯者:張正芊/核稿:陳政一)11405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