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氣候暖化偷走睡眠 科學家提醒:老是開冷氣 身體永遠無法適應

2025/5/13 17:12(5/13 18:2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炎熱氣溫影響睡眠品質,科學家建議改變生活習慣,幫助適應高溫。圖為台北市一名戶外工作者以冰涼飲料消暑降溫。(中央社檔案照片)
炎熱氣溫影響睡眠品質,科學家建議改變生活習慣,幫助適應高溫。圖為台北市一名戶外工作者以冰涼飲料消暑降溫。(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13日綜合外電報導)在氣候變遷作用下,愈來愈熱的天氣影響睡眠品質,科學家說,人類必須學習如何適應,例如沖冷水澡、少喝點酒或咖啡,但「如果我們老是開冷氣睡覺,就永遠適應不了」。

法新社報導,人腦對高溫非常敏感,較高的溫度會提升人體中樞溫度,並啟動壓力系統。

科學家愈來愈積極探索能協助人體適應溫度升高的機制;溫度升高會影響睡眠,導致健康問題。

根據2024年「睡眠醫學」(Sleep Medicine)期刊刊登的科學文獻評論,氣候變遷和都市化引發氣溫不斷升高,威脅到人類睡眠,繼而影響健康、表現和幸福感。

根據2022年刊登在「共同的地球」(One Earth)期刊的研究,在21世紀頭20年間,人類每年平均比先前少了44小時睡眠,研究認為與不斷升高的氣溫有關。

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員邁納(Kelton Minor)依據68國超過4萬7000人資料所做的研究顯示,到了2099年,全球暖化加劇可能導致每人每年少了50到58小時睡眠時間。

邁納和其他研究報告作者說:「為了增強適應力,並在一個更熱的世界中保護睡眠的基本恢復功能,目前迫切需要干預性研究和實地實驗。」

人腦中調節溫度和睡眠的神經元高度相關聯,降低身體內部溫度是改善睡眠品質的關鍵。

巴黎城市大學(Paris Cite University)研究員索維(Fabien Sauvet)說,人類「比一般認為更能忍受較高的溫度」,多項研究顯示,室溫達攝氏28度時,可享有良好睡眠品質。

索維質疑「臥室必須維持在攝氏18到20度的錯誤觀念」,認為穿著T恤短褲等輕薄衣物睡覺,使用簡單的床單,保持通風良好,就能應付略高幾度的氣溫,但「如果我們老是開冷氣睡覺,就永遠適應不了」。

此外,科學家建議睡前沖個冷水澡,但水溫不要太低;還有減少飲用咖啡等興奮飲料,以及少喝酒。喝酒有助入睡,但會略微升高體內溫度。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研究證明,在一天最熱的時候小睡,也能減輕睡眠不足的影響。

索維說,在下午2時之前可短暫小睡30到40分鐘,以免干擾晚上好眠。(譯者:曾依璇/核稿:徐崇哲)11405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研究:最富10%人口負全球暖化2/3責任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