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捷克考駕照難、重上路實戰 禮讓行人觀念從小培養起

近期台灣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再次喚起社會大眾對交通安全的意識。就我的觀察,台灣駕訓班實際道路駕駛課程時間偏短,相較之下,捷克的駕駛訓練一開始就進入真實的交通環境,有的駕訓班還會安排學員上高速公路駕駛,「行人優先」則是無需多言的社會共識。

中央社駐布拉格特派員劉郁葶

2025/5/25 18:39(5/25 19:22 更新)

捷克的駕訓班課程非常重視實務與安全教育。另外,連小孩練習騎單車時,各地普遍設有模擬交通號誌的專用場地,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5月25日
捷克的駕訓班課程非常重視實務與安全教育。另外,連小孩練習騎單車時,各地普遍設有模擬交通號誌的專用場地,讓孩子們從小養成正確的交通安全觀念。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5月25日

根據記者在捷克的觀察,與台灣相較,捷克的駕訓班訓練較紮實,考照難度也更高。

以當地朋友的經驗為例,在捷克考照通常需要數個月至半年,部分捷克駕訓班會先上數小時的「理論課」,除了教導交通規則與標誌外,更納入風險判斷、行車倫理、心理素質等內容。

實務操作上,在捷克通常須完成至少28堂、每堂45分鐘的課程。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捷克的駕駛訓練並非在封閉的駕訓場或模擬道路進行,而是「直接上路」實戰操作。

學員一開始就進入真實的交通環境,學習在城市街道、住宅區、環狀交叉口與鄉村道路上駕駛,感受真實路況的車流變化、行人穿越、盲點判斷等挑戰。

另外,有的駕訓班還會安排學員上高速公路,讓學員在教練陪同下,學會保持安全車距、應對高速行駛的心理壓力與突發情境,讓學員在真正獨立駕駛前,就具備處理複雜交通狀況的能力。

進入考試階段,捷克駕照筆試涵蓋多元題型,「交通情境判斷題」占較高比重,考題包含「十字路口的優先通行權判定」、「如何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等。

由此可見,捷克筆試對路況實際判斷的重視,以確保考生不是只靠死記硬背通過考試。我的幾位朋友都認為,筆試難度偏高,他們考了2、3次才順利通過。

在路考方面,同樣是在真實交通環境進行,考官會帶考生在城市街道、住宅區或主要幹道行駛,途中遇到紅綠燈、環狀交叉口、行人穿越道等多種交通狀況,考生必須展現安全駕駛、遵守交通規則及良好的判斷力。

禮讓不是出於怕被罰 而是從小養成的觀念

除了考取駕照的方式,台灣與捷克駕駛人在「禮讓行人」也顯現差異。在捷克,「行人優先」是無需多言的社會共識。當行人站在斑馬線前,即使只是露出想過馬路的意圖,駕駛遠遠地看到,通常就會主動減速並等候讓行。

即使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車輛也都會主動等待,極少發生車輛按喇叭催促行人的場面。這不僅因為法律規定要禮讓行人,或是捷克政府用高罰款來嚇阻駕駛,而是已經內化為駕駛的行為準則。

一位捷克朋友告訴我,他們在幼稚園就被教導:過馬路時,車子會停下來讓行。這種從小建立的觀念,成為日後駕駛行為的自然反應。在上駕訓班時,捷克教練也會不斷強調,遠遠看到斑馬線就要主動減速,準備禮讓行人。

過去在台灣生活20多年,我早已習慣在過馬路時主動讓車子先行。這種「本能」帶到捷克,反倒出現有趣的場景:我讓車、車讓我,雙方互相禮讓,僵持片刻,最後才由我過馬路。這些瞬間尷尬又溫暖,也讓我體會交通文化的差異。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在歐洲生活2年多後,我逐漸習慣這裡以行人為優先的交通文化。但回到台灣,儘管法規明訂「車輛行經行人穿越道時應停讓行人先行」,加上近年來政府提高罰鍰,警方也加強取締駕駛未禮讓的違規行為,不少駕駛仍忽視「行人是馬路上的弱勢」,以及對行人的主動保護義務。

禮讓行人的差異,不只是制度不同,也體現公民社會發展的差異。對捷克人來說,禮讓行人不是出於「怕被罰」,而是內化成對行人的尊重態度;台灣雖已逐漸改變,但從法規落實、教育推廣到價值觀內化,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編輯:陳妍君)1140525

在捷克,「行人優先」是無需多言的社會共識。當行人站在斑馬線前,即使只是露出一絲想過馬路的意圖,駕駛遠遠地看到,就會主動減速並等候讓行。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5月25日
在捷克,「行人優先」是無需多言的社會共識。當行人站在斑馬線前,即使只是露出一絲想過馬路的意圖,駕駛遠遠地看到,就會主動減速並等候讓行。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攝 114年5月2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