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國安17策略 政院:研修10法案12法規近百措施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5日電)總統賴清德因應國安提出17項策略。政院人士今天指出,行政院及所屬部會共研擬10項法案、12項法規命令及近百項措施及計畫,包括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提高現役軍人投敵刑責等,目前已在蒐整意見階段,相關修法正加速作業。
賴總統今年3月13日召開「凝聚反併吞共識,因應中國統戰滲透」國安高層會議,針對台灣面對5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包括中國對國家主權挑戰、對軍隊滲透和間諜行為、混淆國人認同、藉兩岸交流介入台灣社會、以及藉「融合發展」吸引台商與台青等威脅,提出17項因應策略。
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訂定「軍法官人事條例」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署組織法等;研擬在陸海空軍刑法增訂「對敵人效忠表示」的處罰;另還有針對申請中國證件進行必要清查及管理,以及防止中國透過網路或應用程式、AI等工具對台灣進行認知作戰及危害資安等。
政院人士今天表示,在政府提出17項具體因應策略的架構下,行政院及所屬各部會總共研擬10項法案、12項法規命令,及近百項措施及計畫,來建構更完善的國安法制。
政院人士指出,其中有關防止國軍滲透方面,除了會重新建置符合公平審判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的軍事審判制度,以兼顧軍隊紀律與人權保障,也將修法提高現役軍人投敵、降敵的刑責和增訂嚴懲對敵人宣誓效忠的行為,由於涉及層面廣泛,目前已在蒐整意見階段,不過相關修法作業正加速進行中,審查完竣後將儘速依程序提報行政院院會討論。
行政院長卓榮泰5月9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也強調,針對這17項因應策略,行政院1個月內請政委召集相關部會,提出共100多項修法、計畫、措施,雖然尚未進入修法階段,但已陸續進行;針對政府爆發多起共諜案,也會著重執行對涉密人員特殊考核與國家機密保護措施,將先從行政院等中央機關開始做起。(編輯:楊凱翔)1140525
- 2025/05/25 20:30
- 2025/05/25 18:43
- 賴總統國安17策略 政院:研修10法案12法規近百措施2025/05/25 18:25
- 2025/05/25 14:33
- 2025/05/25 12:3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