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維吾爾受迫害者是立陶宛人口3倍 立國議員:無法保持沉默

2021/12/26 23:17(12/31 10: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26日專電)法廣今天以「小國立陶宛對中國展現力量」為題,刊登立陶宛國會議員薩卡利埃內的專訪。她表示,捍衛民主是不可跨越的紅線,即使是小國,面對人權迫害也無法保持沈默。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RFI)報導指出,這個波羅的海小國敢於對超級強權中國展示力量。數月前,立陶宛認定維吾爾少數民族為種族滅絕受害者,並建議華為手機持有者盡快將手機丟棄。

11月,立陶宛更膽敢設立「台灣」、而非「台北」代表處。中國對此憤怒不已。19名立陶宛外交人員日前因安全考量選擇回國。

薩卡利埃內(Dovilé Sakaliene)在專訪中剖析這場外交危機以及立陶宛堅決捍衛人權的原因。

對於「歐洲的北京頭號敵人」這個稱號,薩卡利埃內表示,立陶宛從不想要引發危機或破壞關係,「我們只是平靜地說,有不能跨越的紅線」。

她表示,若中國想對她們發號施令並禁止強化對台關係,或是制裁發聲捍衛人權的議員,這都是讓人無法接受的,「我們正努力捍衛選擇的自由」。

薩卡利埃內強調,立國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沒有破壞一個中國的認知。之所以稱為台灣代表處,是因為它不僅代表首都台北,而是島上住著的台灣人。

對於中國報復立陶宛,貨品無法通過海關。薩卡利埃內呼籲歐盟「小心」,當看到中國如何破壞國際協議、箝制香港與維吾爾地區自由,立陶宛選擇慎重行事。

她表示,立陶宛也曾經歷蘇聯的共產政權,知道有力的宣傳可能藏匿著犯罪。「當看到中國如何對待異議者,我們自然要捍衛民主的每一分毫」。

因聲援人權而被列入中國制裁歐洲10人名單中的薩卡利埃內指出,立陶宛只是個300萬人的小國,而維吾爾有超過1000萬人正遭到迫害和殺害,是立國總人口的3倍。「對我來說,很難保持沈默」。

薩卡利埃內指出,中國常透過宣傳讓人以為超級強權無法抵抗,但民主國家比中國更強大,應該團結力量。

立陶宛5月宣布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她指出,17+1機制分化各國,且對她們毫無助益。

她向記者說:「我們明白中國的手段:分而治之、分而迫之、分而抑之。立陶宛傾向另一個更透明的模式,就是交由歐盟和中國對談。」

中國過去承諾投資立陶宛卻未兌現,記者詢問反抗態度是否也因失望而起。薩卡利埃內則指出,立陶宛以前也夢想中國投資,但眼見非洲等許多國家因此依賴中國,而中國也藉此強加遊戲規則,立陶宛反而慶幸中國僅有微薄投資。

她認為,所有愛好自由的國家,如立陶宛、法國、德國等,都應該了解若要「拿取捕鼠器裡的乳酪」,就須付出代價。

薩卡利埃內呼籲不要加入這場遊戲。她說:「民主國家應務實,選擇團結,因這樣的合作更長久、可預測與穩定。」

她重申,她不天真,清楚知道立陶宛是小國,「但所有宏大的合唱也是小聲音集合而成。因此,我們努力讓聲音被聽見」。

立陶宛日前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奧,薩卡利埃內表示「這是道德選擇」。她在專訪中將之稱為「種族滅絕的比賽」,認為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所有民主國家而言是無法接受的,因為參與中國政權活動的同時,正有成千上萬人在教育營與強迫勞動中受苦。(編輯:馮昭)11012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PO立陶宛版坦克人照聲援台港 立國議員:這張北京刪不了
172.3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