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買家推升二手半導體設備價 建廠成本也提高
(中央社台北4日電)中國官方鼓勵半導體產業發展,導致產能擴張,推升了半導體二手設備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陸媒報導指出,機台稀缺正在推高建廠成本,但若沒趕上這波熱潮,很容易在3年後落入產能過剩。
日經中文網3月初曾報導,近一年,由於中國半導體廠商的大量購買,二手半導體設備的價格平均上漲了20%;三井住友融資租賃的負責人還強調,用於寫入電路的光刻機(曝光機)等核心設備漲至300%以上。日本國內有90%的二手半導體設備正流向中國。
陸媒經濟觀察報2日報導引述二手半導體設備交易平台人士的說法,指緊俏行情從2020年第一季就開始,今年市場價格整體上漲了20%-30%,個別熱門設備更是價格翻倍。漲價主要集中在用於生產晶片的設備,且以技術成熟的8吋晶圓廠產線為主。
報導說,中國買家中,一部分是擴產的晶圓大廠,如: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以及計畫轉型IDM(垂直整合製造,指從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一手包辦)的晶片設計廠商,另一部分是與地方政府合作投產的新興晶圓廠,其中也有一些規模不大、發展尚不成熟的中小團隊。
近年來,美國在科技上防堵中國,中國在晶片製造等關鍵技術受制於人的情況下仍喊出「科技自立」,在官方誓言2025年晶片自給率要達到70%並提出產業優惠政策下,中國的晶圓廠正在努力生產,這些都帶動了半導體設備的需求。
報導指出,晶片生產線上需要數十種機台,而中國國產相關技術的本土市占率還不到10%,主要還是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美國科林研發(Lam Research)、日本東電(Tokyo Electron)、美國科磊(KLA)、荷蘭艾司摩爾(ASML)這5大設備廠的天下。
一名中國國產晶圓廠人士說,目前,各家晶圓廠採購壓力很大,機台的稀缺正在推高建廠的成本,甚至有的賣方讓企業排隊下單,誰出價高就優先給誰供貨。
報導說,儘管如此,採購方卻不能等,因為一個晶圓廠從開始建廠到形成有效產能需要3年多,如果進度落後,沒有趕上這一波建廠浪潮,很容易在3年後會落入產能過剩的境地。
ChipInsight去年1月對中國2019年度有關中國晶圓生產線進行盤點,共計有63個專案,其中6個專案停擺,其他57個項目宣布投資總額超過人民幣1.5兆元(約新台幣6.45兆元)。這些實現投產、產量提升以及在建項目中,分布在上海最多,江蘇省、山東省、湖北省的項目也較多。(編輯:張淑伶/賴言曦)11004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