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權館收藏「三峰岩」 見證政治受難者傷痛歲月

2025/5/2 21:37(5/2 22:0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政治受難者陳顯宗(中)無償捐贈難友王嵩岳於1961年在綠島服刑期間繪製的畫作「三峰岩」給國家人權博物館收藏,人權館長洪世芳(左)2日親赴桃園陳宅致意。(人權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2日
政治受難者陳顯宗(中)無償捐贈難友王嵩岳於1961年在綠島服刑期間繪製的畫作「三峰岩」給國家人權博物館收藏,人權館長洪世芳(左)2日親赴桃園陳宅致意。(人權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日電)政治受難者陳顯宗無償捐贈難友王嵩岳於1961年在綠島服刑期間繪製的「三峰岩」畫作,交由國家人權博物館收藏。這幅畫作描繪綠島壯麗海岸,也見證台灣威權統治下政治受難者傷痛歲月。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人權館館長洪世芳親赴桃園陳宅致意,感謝陳顯宗一家願將保存逾60年的珍貴畫作交由人權館收藏。捐贈儀式中,陳顯宗的妻舅楊國宇也出席見證。

「三峰岩」畫作將由國家人權博物館進行修復、典藏與展出。人權館表示,人權館所典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有沉重且深遠的歷史意義,這幅畫不僅展現王嵩岳在囹圄之中仍持續創作的精神,也見證受難者之間超越牢牆的情感聯繫。

陳顯宗表示,當年他曾在較為寬鬆的人性化管理期間被派遣外役,赤腳打石時常行經三峰岩附近。當時在蘇友鵬醫師鼓勵下,他與同伴從難友們稱為「龜石」的岸邊游向三峰岩,「那是艱辛囚禁生活中少有的自由記憶與友誼象徵。」

陳顯宗1928年生於桃園觀音,青年時期因參與學生支部案遭逮捕,年僅23歲即被判刑12年。期間先後關押於保密局南所、軍法處及綠島新生訓導處,出獄後仍與難友保持聯繫,持續參與人權運動,傳遞記憶與信念。

王嵩岳1923年出生於台中,原任斗六國民學校教師,1950年因被控參與非法組織遭判刑12年,在綠島服刑多年,出獄後仍被迫接受勞動教育,直到1964年才獲釋。服刑期間,他以畫筆記錄內心世界與眼前景色,「三峰岩」即為其中之一,成為今人得以一窺歷史的重要窗口。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顯宗兒子陳錦峯表示,多年前偶然在家中發現這幅寫生畫作,起初誤認為是陳孟和的創作,經詢問父親後才知是王嵩岳所繪。作為政治受難者第2代,他深知這幅畫所承載的不只是父親的個人經歷,更是整個家族記憶的延續。

陳錦峯說,年輕時他曾至綠島旅遊、潛水並參訪人權紀念碑,「就像穿越時空般,我與數十年前在那片海域服刑的父親相遇。」陳錦峯表示,原本希望將這幅畫作永久保留家中,但知道人權館對受難者的關懷與文物保存的用心後,決定將畫作捐出,希望讓王嵩岳的故事廣為人知,也能為王前輩家屬帶來慰藉與肯定。(編輯:陳政偉)1140502

政治受難者陳顯宗近日將一幅由難友王嵩岳在1961年於綠島服刑期間繪製的畫作「三峰岩」無償捐贈給國家人權博物館,將由人權館進行修復、典藏與展出。(人權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2日
政治受難者陳顯宗近日將一幅由難友王嵩岳在1961年於綠島服刑期間繪製的畫作「三峰岩」無償捐贈給國家人權博物館,將由人權館進行修復、典藏與展出。(人權館提供)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