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新種鯊魚會發光 獵物自動嘴邊送

2019/7/22 14:5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21日綜合外電報導)大家都知道鯊魚會悄悄尾隨獵物,靜待時機發動攻擊,把獵物一舉擒來;但美國最近發現的這個新種鯊魚很不一樣,牠只要在暗處「曖曖內含光」,獵物就會受其吸引,自動送上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根據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新研究,長5.5吋的美國口袋鯊(American Pocket Shark)是在墨西哥灣發現的新物種,牠外型的兇惡不值一提,因為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特色,更值得大書特書。

科學家2010年在墨灣研究抹香鯨時,偶然捕捉到一隻小型公鎧鯊,但直到2013年,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研究員葛瑞斯(Mark Grace)發現牠在一池魚群中獨自閃亮,才真正開始展開研究。

葛瑞斯在聲明中說,這僅僅是口袋鯊第2次被捕捉或被記錄到,另一次是1979年,曾有人在東太平洋見過口袋鯊。

「牠們是不同品種,來自不同海洋,都極其罕見。」

根據杜蘭大學研究報告,在墨灣發現的這隻口袋鯊前側鰭旁的袋狀腺體會分泌發光液體,對牠獵食幫助很大,因為獵物會受光吸引,而這隻小小的獵食者藏身亮光後根本等同隱形,趁獵物不注意發動攻擊,簡直易如反掌。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海洋有機體發光並不罕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估計,生活在深海中的動物約9成都會發光,不過目前有關深海生物的研究相當貧乏。

根據史密森尼國家自然史博物館(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動物因為化學反應釋放光能,才會發出亮光。有機體會藉發光來吸引配偶、警告攻擊者別靠近,但大多時候牠們發光都是為了獵食,先藉著發光把較小的海洋生物吸引過來,再一舉成擒,飽餐一頓。(譯者:鄭詩韻/核稿:劉淑琴)10807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