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品牌難敵疫情齊砍單 紡織廠恐迎來寒冬
(中央社記者潘羿菁台北11日電)受到歐美國家採取封城、封港衝擊,近期多家服飾品牌減單或要求延遲交貨,3月底更驚傳知名運動品牌Lululemon要求供應鏈全數停工,透露紡織正處於需求急凍,若美國疫情無法控制,恐迎來寒冬。
北美是台灣服飾主力市場,崇尚運動的加州已封州,促使品牌紛紛要求供應鏈延遲交貨,甚至是砍單,包括Gap、Zara、H&M、Adidas等都在減少採購。
業界透露,3月底Lululemon發函要求供應鏈廠立刻停工,GAP與ZARA直接取消部分夏裝的訂單,Gap砍單幅度更達30%。
年營收達新台幣300億元,專攻針織布的成衣廠旭榮集團坦言,許多客戶已經發布通知,要求延遲訂單或是暫停生產;即使幸運維持生產的訂單,又遇到各國採取邊境管制,管制訊息來得又急又快,每天都在變化,物流運輸處於高度變動,「大家都是皮繃得很緊,隨時要因應突發狀況」。
布廠得力說,目前只能與品牌針對每個訂單一一協調,如果砍單,就協商保留部分出貨量,例如這批訂單100萬碼,是否可以取得折衷只砍20、30萬碼,剩餘照常出貨或是延遲出貨等,藉此讓衝擊降至最低。
業內人士透露,2月時,中國大陸為疫情爆發核心區,當地工廠延遲開工或是物流管制,讓拉鍊、釦子等副料無法運至東南亞,交給當地成衣廠生產,當時包括儒鴻、聚陽等都遇到斷料危機,只能協商品牌延遲交貨。3月疫情災區轉移至歐美國家,當美國確診人數暴增,採取隔離禁令,民眾無法消費,市場瞬間沒了,3月中旬整體情勢急轉直下。
武漢肺炎疫情對紡織產業共有兩波負面影響,第一波是2月的生產端,第二波是3月需求端,其中,需求端的衝擊更加嚴峻。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直言,第二波需求端衝擊是不限區域,不論廠商如何多元布局,訂單沒了,更遑論多國產區。
業內人士預期,今年上半年紡織業勢必要苦撐度過,但癥結點仍是市場何時會復甦,若美國疫情在3個月內獲控制,將能讓度小月的紡織廠稍微喘口氣,反之,如果無法短期內穩定疫情,紡織廠恐怕面臨寒冬。(編輯:郭萍英)10904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