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 台灣去年PCB產業鏈產值1.22兆年增8%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5日電)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今天發布報告指出,2024年台灣電路板(PCB)產業鏈總產值達到新台幣1.22兆元,年成長率8.1%,主要受AI伺服器應用需求擴張帶動,材料與設備產業鏈同步受惠。
根據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與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共同發布的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台灣電路板(PCB)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22兆元,年成長率8.1%。
展望2025年,TPCA指出,台灣PCB產業鏈在AI伺服器、高效運算與Edge AI等應用持續驅動下成長,材料與設備供應鏈受惠高階製程及東南亞PCB新產能啟動,台灣PCB產業鏈海內外總產值可望保持穩健發展,規模達1.29兆,年增5.8%。
在材料領域,TPCA指出,2024年台灣PCB材料總產值達3463億元,年增13.4%。在材料結構方面,以硬板材料為主,占比超過5成。其中,高階銅箔基板(CCL)及低損耗(Low DK)材料需求顯著增加,與高速傳輸及AI伺服器應用密切相關。
TPCA指出,玻纖與銅箔供應商加強技術開發與產能投資,回應AI與高頻應用的材料升級需求,部分廠商引進如石英玻纖、透明聚醯亞胺(PI)等新型材料,應用領域擴及至衛星通訊與穿戴式裝置。軟板材料也在智慧眼鏡與穿戴裝置市場找到新興應用場景。
整體而言,TPCA預估,2025年台灣PCB材料整體產值達3757億元,年成長達8.5%。
此外,2024年台灣PCB設備產值規模達595億元,受惠AI應用的PCB製程設備對高層與高密度需求提升,年成長6.3%。
展望2025年,TPCA指出,在高階製程與東南亞新產能陸續量產推動下,2025年台灣PCB設備產值估為639億元,年成長率達7.4%。
值得關注的是,TPCA指出,半導體產業受AI、高速運算與先進封裝(如CoWoS、Fan-out)產能積極擴張,帶動設備需求,吸引PCB設備商積極跨足,為正受困中低階市場強大競爭的設備業者帶來新契機,部分台灣設備廠商正轉向技術門檻較高的半導體領域,如志聖、由田、大量、群翊、迅得等業者積極在先進封裝(如CoWoS、FOPLP)及精密量測設備方面進行布局,與國際半導體業者建立合作機制。
東南亞布局成為PCB供應鏈因應地緣政治的策略之一,尤以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為主要擴產區域,TPCA指出,已有多家業者於當地建廠並在今年進入試產階段,台光電在馬來西亞的月產能規劃達60萬片CCL,聯茂與台燿同步擴建泰國廠區。(編輯:林家嫻)11405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