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約定子女從母姓者少 學者:夫妻姓氏平等待落實

2025/5/10 19:49(5/10 20: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母親節將至,一群從母姓實踐者和倡議者組成「從母姓俱樂部」,成員們10日在新北市板橋區「性平不小室」舉行「子女姓氏修法18年慶祝分享會」,與會者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攝  114年5月10日
母親節將至,一群從母姓實踐者和倡議者組成「從母姓俱樂部」,成員們10日在新北市板橋區「性平不小室」舉行「子女姓氏修法18年慶祝分享會」,與會者合影留念。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攝 114年5月1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10日電)「從母姓俱樂部」今天表示,從母姓,是女性自主權的展現,希望孩子們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樣。學者彭渰雯指出,約定從母姓僅有3.44%,顯示夫妻姓氏的實質平等觀念有待倡議和落實。

一群從母姓實踐者和倡議者組成臉書(Facebook)「從母姓俱樂部」成員,今天於板橋火車站旁「性平不小室」舉行「子女姓氏修法18年慶祝分享會」,不少夫妻帶著孩子一同參加。

她們指出,民法第1059條於2007年5月三讀通過並施行,子女姓氏規定從原本的「原則從父姓」改為「父母約定之」,是台灣性別平等歷史的重要里程碑。當年第一批約定從母姓的孩子,今年邁入成年,是值得祝賀的一刻。

從母姓俱樂部發起人、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彭渰雯接受聯訪表示,性平觀念已進步,但夫妻約定子女從母姓的比率,至今年3月仍僅有3.44%,顯示姓氏的實質平等觀念還相當緩慢,有待倡議和落實,這也反映出根深蒂固的父權(夫權)家庭意識形態。

彭渰雯從母姓的兒子即將成年,她說,自己是倡議者,故當年修法通過,自己的第一個小孩就從母姓,過程中,丈夫支持的態度非常關鍵,需要站在一起,反思與打破「父姓常規」。

她說,家庭內的民主與平等很重要,法律雖賦予父姓、母姓相同的機會與權利,但多數女性可能不敢奢望,擔心提議小孩跟自己姓,會成為破壞家庭和諧的麻煩製造者。若給予孩子的媽媽,選擇孩子姓氏的協商機會,就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

共同發起人諶淑婷帶著先生、孩子出席。她分享,女兒從母姓,卻被外人質疑是為了抽豬母稅(給女方傳香火),還是家裡沒生兒子、或是單親家庭。其實從母姓,是女性自主權的展現,也希望孩子生活在多元美好、相互包容的愛中,接納各自不同的模樣。

京京(化名)接受聯訪說,姓氏只是家庭成員的符號,今年選擇更改從母姓,剛開始,媽媽很緊張告訴她,「怕會對不起你爸爸」。後來,先生為了支持她,冠了妻姓,並讓將來子女沒有困擾。此舉,讓京京的媽媽擔心到不敢面對京京的公婆。

「當今年決定從母姓時,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京京說,先生決定與她同姓時,更讓她錯愕與感動。並讓她看見,平常看似女強人的母親,面對更改姓氏時的驚恐。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從母姓俱樂部表示,從母姓家庭常被問到的問題,包括「有考慮過公婆的顏面、心情、感受嗎」、小孩手足間不同姓氏不是很奇怪嗎、小孩姓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主持人朱勻安15年前改從母姓,未婚夫今天一起出席。他們約定未來第1個孩子從母姓,第2個從父姓,並承諾在孩子教育中融入姓氏平權討論,並尊重孩子成年後的姓氏選擇。(編輯:林恕暉)1140510

民團「從母姓俱樂部」10日在新北市板橋區性平不小室舉辦子女姓氏修法18年慶祝分享會,邀請從母姓家庭的親子現身分享,並公布從母姓家庭常見問題,現場回應一般民眾的疑惑。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攝  114年5月10日
民團「從母姓俱樂部」10日在新北市板橋區性平不小室舉辦子女姓氏修法18年慶祝分享會,邀請從母姓家庭的親子現身分享,並公布從母姓家庭常見問題,現場回應一般民眾的疑惑。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攝 114年5月10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