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火星訪客可望再添2國 阿聯中國探測器即將登陸

2021/2/8 14:40(2/9 09:5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佛州卡納維爾角7日綜合外電報導)去年夏天以來在太空飛馳數千萬公里的3個探測器,如今已準備好要在火星踩煞車,但風險極高,讓有關人員忐忑不安。

美聯社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研發的軌道飛行器「希望號」(Hope)將於9日抵達火星,預計不到24小時後,中國的「天問一號」(Tianwen-1)也將抵達火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Perseverance)則將在一週後的2月18日抵達火星,收集岩石返回地球,這是判斷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關鍵一步。

阿聯和中國都是火星的新客人,此前,地球超過一半的探測器都以失敗收場。中國的第一次火星任務是2011年與俄羅斯攜手進行,但從未成功跨出地球軌道。

人類從1960年迄今的數十次火星任務中,因為零件故障、火箭發動機事故或軟體錯誤等因素,約半數都墜毀或根本錯過火星。

阿聯的計畫負責人夏拉夫(Omran Sharaf)五味雜陳地說:「身為工程師和科學家,我們相當興奮,同時也很緊張、高興、擔心、害怕。」

去年7月,在每兩年一次的地球到火星發射窗口期間,這3個探測器都在幾天內相繼發射升空,也因此抵達火星的時間都很接近。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出,這顯示出許多國家自行發展太空科技並探索太陽系的欲望與日俱增,只不過,各國能否成功達成各自的目標,端看本週和下週的任務是否順利進行,而登陸火星並非易事。

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威爾森(Colin Wilson)坦言:「這可能會是一件令人心碎的事。前兩次火星任務中都有我的儀器參與,也就是英國的小獵犬(Beagle)登陸器和歐洲的施克亞巴瑞里(Schiaparelli)登陸器,每一次降落期間我都在控制室裡緊抓我的座椅,而兩次都以墜毀收場。」

由於種種因素,火星向來是挑戰性相當高的目的地。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地球科學資深講師史溫瑟(Susanne Schwenzer)指出,首先,火星距離地球數千萬公里,不像去月球一樣只有約38萬4400公里。

「這就等同於高爾夫的推桿。相較之下,火星遠得不得了,以高球術語來說等同全力開球,且更加棘手。」

除此之外,威爾森補充表示,火星雖有大氣,卻不怎麼厚,「這意謂著(火星上的)大氣足以掀起塵暴和強風,能將登陸器推離軌道陷入危險」。

「另一方面,(大氣)又沒有厚到能讓探測器使用降落傘走完整個降落程序。」

據法新社報導,這場太空冒險適逢阿聯統一50週年紀念,阿聯這次任務若成功,將成為第5個抵達火星的國家,中國則預計將在隔天成為第6個成功登陸火星的國家。

過去只有美國、印度、前蘇聯和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曾成功登陸這顆紅色星球。(譯者:李佩珊/核稿:盧映孜)11002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