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 影視聽數博館上架70年代新聞片

2025/5/16 12:49(5/16 15: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響應18日「國際博物館日」,將1971年可口可樂新廠落成的影片上架,當時全自動化產線展現台灣工業走向現代化的歷程。(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傳真  114年5月16日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響應18日「國際博物館日」,將1971年可口可樂新廠落成的影片上架,當時全自動化產線展現台灣工業走向現代化的歷程。(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傳真 114年5月16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16日電)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響應18日「國際博物館日」推出新內容,包含1970年至1973年間新聞片,還有「台灣新電影」40週年錄製的口述影片,由影后楊惠姍、導演柯一正等人分享。

根據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提供資料,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今年持續擴充2000多筆台製廠新聞片,像是1970年曾舉辦9年國教實施成果、1971年可口可樂新廠落成且全自動化產線展現台灣工業走向現代化的歷程、1972年中颱莉泰侵台的風災紀實等,盼藉由影像資料開放,讓過去重要時事連結當代記憶。

此次上線的亮點還有「台灣新電影」40週年時,邀請柯一正、廖慶松、曾壯祥、楊惠姍,以及香港影評人舒琪等多名影人分享的口述影片,視角包含導演、演員、製作面等角色。

名導侯孝賢御用資深剪輯師廖慶松分享製作「悲情城市」時,劇本寫了200多場戲,但侯孝賢只拍了100多場戲的剪接挑戰。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導演柯一正則分享,當初簽署改變台灣電影史的「台灣電影宣言」時內心真正的想法,展現出影人對電影的熱情與堅持。

觀眾可至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https://tfai.openmuseum.tw/)觀看影片。(編輯:龍柏安)1140516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平台上線「台灣新電影」40週年口述訪談影片,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分享剪接電影「悲情城市」的艱難挑戰。(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傳真  114年5月16日
台灣影視聽數位博物館平台上線「台灣新電影」40週年口述訪談影片,資深剪接師廖慶松分享剪接電影「悲情城市」的艱難挑戰。(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傳真 114年5月1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