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威尼斯建築展希臘館 傳統抗震技術可供台灣借鏡

2025/5/12 17:02(5/12 17: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0日登場,希臘館採古典主義風格,外觀是紅褐色磚牆,正立面有三個拱門,展現平衡穩重的特色。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0日登場,希臘館採古典主義風格,外觀是紅褐色磚牆,正立面有三個拱門,展現平衡穩重的特色。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12日專電)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希臘館以16世紀造船廠的修復再利用為主題。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表示,希臘建築延續傳統抗震技術,若用正確的方法、材料來蓋,以先民的智慧,建築能再延續個五、六百年,值得台灣借鏡。

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0日登場,共有66個國家參與,本屆主題為「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ns. Natural. Artificial. Collective.),探討當代建築如何應對氣候變遷,並強調跨領域合作與創新思維。

希臘館採古典主義風格,外觀是紅褐色磚牆,正立面有3個拱門,展現平衡穩重的特色。今年展覽聚焦於16世紀曾在威尼斯統治下、希臘克里特島的「哈尼亞」(Chania)與「赫拉克賴昂」(Heraklion)這兩座城市的造船廠修復與再利用。

展覽內容包含1:15比例的木製模型、歷史圖面與數位重建畫面,展示兩處空間的重生構想,以及與威尼斯共同歷史與地緣政治背景,也探討歷史智慧如何在當代建築實踐。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參觀希臘館後表示,希臘自古以來即以神殿建築聞名於世,希臘先民的建築工法、智慧與美學精神,「完全不輸給現代的科技」。

陳貺怡表示,此次展覽展示16世紀舊城址建築,並改造成文化中心,但並沒有改成誇張的形式,而是展現節制、含蓄且尊重歷史脈絡的建築態度。

館長亦向策展團隊詢問,希臘和台灣一樣面對地震頻繁的挑戰,希臘是否較倚賴高科技的制震、防震系統,或是延續傳統建築工法,策展團隊回答希臘傾向傳統工法。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陳貺怡說,許多希臘傳統建築歷經五、六百年依然穩固如初,「如果用正確的方法來蓋,用正確的材料來蓋,以先民的智慧能再延續個五、六百年」。

相較於現代建築快速更替、拆建頻繁的現象,陳貺怡表示,希臘館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現代人是否過於依賴新技術,而忽略傳統智慧的價值。(編輯:周永捷)1140512

在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希臘館展覽聚焦於16世紀曾在威尼斯統治下、希臘克里特島的「哈尼亞」(Chania)與「赫拉克賴昂」(Heraklion)這兩座城市的造船廠修復與再利用。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在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希臘館展覽聚焦於16世紀曾在威尼斯統治下、希臘克里特島的「哈尼亞」(Chania)與「赫拉克賴昂」(Heraklion)這兩座城市的造船廠修復與再利用。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0日登場,希臘館策展團隊向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右1)介紹希臘館的展覽內容與特色。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2025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0日登場,希臘館策展團隊向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右1)介紹希臘館的展覽內容與特色。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威尼斯攝 114年5月1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