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河南自建網路防火牆標準更嚴 有如牆中牆
(中央社台北27日電)中國的「網路防火長城」阻隔了民眾獲取外國網路資訊的能力。而一份國際研究報告指出,河南省青出於藍,自行建構一套具有獨立審查與攔截能力的省級網路防火牆,成為中國網路的「牆中牆」,象徵中國資訊管控權進一步延伸至地方的趨勢。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由關注中國網路審查的GFW.Report團隊及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等單位共同完成、於11日發表的這份研究報告,發現了河南省這套自行建構的網路審查「牆中牆」。
根據報導,這份研究報告自2023年11月起監測,發現河南省主要的網路系統,已經建置了由地方運作、而非國家級的內容過濾設備,能主動攔截特定網站,並重置網路連接。
這份報告指出,河南這套「牆中牆」系統封鎖的網站超過420萬個,數量超過中國國家級防火牆的5倍,涵蓋學術、技術、企業等眾多非政治類網站,甚至包括部分河南本地大學院校和政府網站。
報告說,根據技術分析顯示,河南省建置的封鎖設備,是由地方電信營運商或網信機構獨立設置,但過濾規則粗糙,像是VPN(虛擬私人網路)、proxy(代理伺服器)、free(自由)等字眼,網路使用者一旦觸及,就會立即斷網。
這份報告還提到,河南省這套「牆中牆」系統存在誤判現象,經常錯誤封鎖與關鍵詞無關的網站,波及教育、科研、媒體等多個領域。
報告強調,這種地方性的網路過濾機制,可能導致中國網路使用者面臨更隱蔽、複雜的審查環境。而參與研究的史丹佛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僅在河南發現類似系統,但不排除其他人口密集或政治敏感地區如廣東、湖北、四川等省分可能仿效。
報導指出,經查閱網路資料發現,早在2023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學就曾計劃採購一套專門針對留學生、學生及異議人士的「輿情監控系統」,並進行公開招標。經過查證,該校當時並未採購這套系統,但現在正在招標新系統。
針對這份研究報告,河北網路工程師趙源26日表示,早在4年前,新疆、西藏、湖北等地就已陸續建置類似系統,而現在河南、湖北等省連VPN都不好用,連部分國外大學網站都上不去,審查越來越嚴。
鄭州大學一名張姓學生表示,他在鄭州上網時就一直無法進入國外學術網站,只能靠翻牆軟體,而其他在北京、上海的學生卻能進入這些網站。
前中國記者、數位研究者郝百奎認為,這種網路審查地方化是「技術上中央放權、政治上地方背鍋」的治理模式,長遠來看,這將造成中國各省網路資訊環境的進一步割裂。
報導提到,面對媒體查證,中國國家網信辦及河南省網信辦至今仍未對這份報告作出回應。(編輯:邱國強/陳鎧妤)11405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