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綠能新貴崛起2 / 登海上摩天樓 離岸風機技師赴歐上演「追風」歷險記

2022/10/29 08:40(10/29 12: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黃恩澤和陳晏維在結束一系列歐洲受訓旅程後,將負責CIP彰芳西島風場的風機運維工作。(Vestas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黃恩澤和陳晏維在結束一系列歐洲受訓旅程後,將負責CIP彰芳西島風場的風機運維工作。(Vestas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今年底,台灣西岸沿海將豎立起200支風機,這是史上最大綠能投資潮。風機葉片轉動起上萬個工作機會,包括焊接技術員、電機工程師與結構工程師等,開發商捧著65K起跳的薪資待遇大力攬才,一批批綠能新貴的誕生,將是台灣產業轉型另一新蹊徑。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9日電)從第一天暈船到熟練爬上風機平台,歷經45天出海「震撼教育」,首批獲選赴丹麥受訓的台灣青年黃恩澤、陳晏維,分享參與風機大廠Vestas運維過程。新兵在乘風破浪中吐到胃抽筋的極限考驗中,最需要臨場反應,萬一碰上海上作業突發狀況,將會是一場生死交關的智力大考驗。

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逐步邁入開花結果階段,不過國內人才培訓成熟度尚未到位,國際開發商包括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等,皆透過產學合作方式,選拔台灣青年赴歐洲總部受訓。

現年23歲、高職就讀達德商工電機科的陳晏維,以及有數年工作資歷的31歲工程師黃恩澤,是首批獲選CIP培訓學徒,從此踏入追風旅程,哪裡風力能量高,就往哪裡去。

登船首日吐到胃抽筋 風機技師必經陣痛期

目前CIP彰芳西島風場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使用的是世界風機三巨頭之一Vestas 9.5MW風機,在CIP牽線下,黃恩澤、陳晏維成為Vestas正職員工,今年6月前往丹麥Horns Rev 3風場,跟著Vestas運維技師每天出海,度過乘風破浪的45天。

「我第一天吐爆,吐完隔天不太能動,胃都抽筋」,陳晏維從沒想過自己會暈船,但和船上技師聊天發現,其實不少人都經歷過相同「陣痛期」,紛紛安慰他「這感覺我知道,很難受,你先休息,狀態OK再來分配今天工作」。

後來,在暈船貼片與暖男技師的打氣之下,他漸漸習慣與浪和平共處。

「你有聽過討海人暈船嗎?沒有,但他年輕時肯定有,這跟體能一樣,是可以練起來的」,黃恩澤信心滿滿地分享心得。

談到與風場初相遇經驗,黃恩澤不諱言,照片上也許只看到每支風機密密麻麻排列,親臨現場後才真實感受到風場如此寬廣,第一線的震撼感十足強烈,尤其在搭乘人員運輸船(CTV)靠近風機時,抬頭一望,高度約120公尺的風機機艙(約有40層樓高),讓他忍不住讚嘆「原來風機這麼大!」

黃恩澤說,未來離岸風電邁向浮式風場建置,場址距離陸地會比現在更遠,可以想像,風機以後還會更大。

要爬上這座海上摩天大樓,前置訓練不可少,黃恩澤、陳晏維出國前已先通過基本安全、基礎技術、進階救援、高階急救、吊掛指揮等5類全球風能組織(GWO)證照,抵達丹麥再接受Vestas內部訓練,熟悉圖面、零件料號等、作業安全規章等,才有資格搭船出海、一睹風場真面目。

黃恩澤坦言,「訓練時都是在平地,沒有海浪這個問題」,但海象變幻莫測,在船上需聽候大副指示,抓準時機,一鼓作氣爬上風機平台,絕非易事。

陳晏維赴歐洲受訓期間,了解到「發問」的重要性,因為這攸關工程安全,「影響到的不只你個人、是整個團隊,所以再簡單都要問出來,因為你就是不會」。(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陳晏維赴歐洲受訓期間,了解到「發問」的重要性,因為這攸關工程安全,「影響到的不只你個人、是整個團隊,所以再簡單都要問出來,因為你就是不會」。(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身處海中央難即時救援 遇突發狀況考驗臨場反應

海上工作存在高度危險性,技師需時刻與SKADA風機數據監測部門保持聯繫,由他們控制風機停機,唯有斷電才能作業,進入機艙、葉片裡面進行零件設備維護,且不能單人作業,才能彼此有照應。每天的任務都會發在手機APP,遇到問題也可直接拍照上傳回報公司。

一支風機的運維,是2人一組、共6人作業,原因很簡單,「因為求生設備只有6套」。

黃恩澤解釋,「假設今天機艙著火,你一定要往下跑,一般來說都是『從內往下』,但如果塔身著火,等於變成一座煙囪,往下的話會先被燻死,只能改從外部垂降」,若此時救援船還沒抵達,還需至特定樓層拿救生筏、乾糧等求生裝備,只要多出一人,都是風險。

陳晏維分享進行GWO進階救援培訓(ART)時,會做不同情境模擬,例如夥伴受傷,要撤離又要顧傷患,一味想趕快撤離,同伴的傷可能會更嚴重,面臨天人交戰,「你就要不停動腦、思考現在該怎麼做」,若海象不佳還要調派直升機,將隊友從葉片扛至機艙頂部,分秒必爭,不只是體力活,更是智力大考驗。

黃恩澤說,有些技師已是風電產業歷練10多年的老手,但完全沒架子,「聽不懂可以再問一次,他們都很樂意重複講解」,耐心給予指導,人也很風趣,大夥更會一起在風機上品嚐丹麥式早餐,亦師亦友,兼作「美食外交」。

陳晏維曾問過技師,在風場什麼時間可以吃東西,得到的答案是「想吃就吃」,因為「安全最重要」,否則在密閉空間(例如機艙)待久了容易頭暈,萬一出錯就得不償失,適時補充血糖太重要了。

首批獲選赴丹麥受訓的台灣青年黃恩澤(掌鏡者)、陳晏維(左上),分享參與風機大廠Vestas運維過程。(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首批獲選赴丹麥受訓的台灣青年黃恩澤(掌鏡者)、陳晏維(左上),分享參與風機大廠Vestas運維過程。(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風場忌諱趕工 「慢慢做」是最快的節奏

在風場也沒有「趕時間」這回事,曾任外商公司工程師的黃恩澤表示,回想當初應徵這份實習時,也認為自己安全意識夠,踏進離岸風電產業才發現安全意識等級無法相比,作為發電廠的維護技師,「不是在家拔拔插座而已,在風場一不小心是會被電死的」。

「這個產業就是安全第一,愈簡單的事情反而愈容易出包」,若自認為熟悉工作內容而忽略安全防護,恐因小失大;要如期完成工作,「時間掌控」能力至關重要。

在學期間總習慣被動吸收課堂所學、不太敢發問的陳晏維,也是進入產業才了解「發問」的重要性,因為這攸關工程安全,「影響到的不只你個人、是整個團隊,所以再簡單都要問出來,因為你就是不會」。

離岸風電產業所需人才包羅萬象,從前期風場開發、融資、建置,到完工運維階段,電子電機、財務金融、AI預測、資料分析、大氣海洋、海事工程等專業缺一不可,「很多職缺都會出現,就看是什麼人想要踏入這個行業」,黃恩澤說。

黃恩澤與陳晏維結束丹麥風場巡禮之後,又去了英國一個月進行公司內訓;9月底再出發比利時風場,這回改搭運維作業船(SOV),一次出海超過1週,體驗住在「海上旅館」的感覺,預計11月中回台灣。

工作之餘,平時是偏好爬山還是潛水,兩人不約而同都選擇後者,至於滿不滿意現在生活,陳晏維說,「不太會膩,學習的路很長,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探索」;至於黃恩澤則開玩笑說自己「命中缺水」,更加碼分享,有同事不會游泳或有懼高症,照樣在風場運維撐起一片天。

追風的人不好當,但不會走上玩命關頭,因為安全訓練紮實且高度自律。(編輯:潘羿菁、林淑媛)1111029

現年23歲、高職就讀達德商工電機科的陳晏維,從第一天暈船到熟練爬上風機平台,歷經45天出海「震撼教育」,意識到運維技師除了是體力活,更考驗著臨機應變能力。(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現年23歲、高職就讀達德商工電機科的陳晏維,從第一天暈船到熟練爬上風機平台,歷經45天出海「震撼教育」,意識到運維技師除了是體力活,更考驗著臨機應變能力。(CIP提供)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傳真 111年10月2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綠能新貴崛起-1 /
172.30.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