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長庚團隊研發壓力感測器應用技術 增加手術安全

2020/8/4 16:54(8/4 17: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4日電)長庚研究團隊歷經8年多研究,合作開發非侵入式量測「壓力感測器之應用」,今天簽約技轉台灣軟電公司,未來將進一步研發「手術用之壓力監測系統」,讓手術中的傷害降到最低。

由長庚大學工學院院長賴朝松、教授王哲麒與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副院長魏國珍、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盧郁仁等率團隊研發的「壓力感測器之應用」技術,今天在長庚大學內舉行簽約技轉台灣軟電股份有限公司。

賴朝松表示,在一次與腦神經外科醫師聊天中發現,有時看來正常的腦神經外科手術,病人卻在術後一、兩天出現像腦震盪一樣的反應,後來才得知是在手術使用器械過程,有時候壓力過大所導致,技術團隊對這件事情非常感興趣,便展開相關研究。

長庚大學工學院教授王哲麒表示,一般腦部外科手術中,腦組織可能需利用牽引器來移動,傳統的顱內壓力偵測系統無法直接量測到牽引器施加位置的壓力,可能造成腦組織傷害而不自覺,團隊研發利用新型的壓力感測器嵌入手術用棉墊中,可以與牽引器相結合,即時偵測牽引器位置的組織表面壓力。

盧郁仁說,腦部手術是精密的顯微手術,有了即時的壓力監測,可以讓醫師在過程中專心在顯微手術,並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量及術後併發症,透過與長庚大學團隊合作,以類似人工智能的技術方法,將可大幅增加手術及病人的安全性。

長庚大學表示,「壓力感測器之應用」由學校、長庚醫院與科技部計畫支持研發,也在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支持下獲得成果。這件技轉案除了是工學院電子系與醫院間重要的技轉合作成果指標,同時也創下工學院單案技轉案簽約金新高,達新台幣2000萬元。

長庚大學指出,相關技術曾入選2018年Scientific Reports「前100名最多閱讀次數」的科技論文,具有高商品化價值,今天技轉給台灣軟電公司,未來將進一步研發「手術用之壓力監測系統」,開發壓力感測器在其他領域的應用,讓手術中的傷害降到最低。(編輯:李錫璋)10908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