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COVID-19啟示 學者:7、8年內恐再現冠狀病毒威脅

2023/8/13 15:05(8/13 15:1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研院院士吳仲義示警,未來7、8年內恐再現全新冠狀病毒疫情威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中研院院士吳仲義示警,未來7、8年內恐再現全新冠狀病毒疫情威脅。(示意圖/圖取自Unsplash圖庫)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3日電)COVID-19疫情歷經3年多,各地恢復正常生活,病毒威脅影響人類文明,人們或許剛從COVID-19衝擊走出來,但中研院院士吳仲義示警,未來7、8年內恐再現全新冠狀病毒疫情威脅。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今天舉行會員大會開幕演講,中央研究院院士吳仲義以生態演化觀點,談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帶給公衛醫療的啟示。

吳仲義在講座一開始就提出,冠狀病毒在近20年以來造成了第3次威脅,從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到COVID-19。

吳仲義預估未來大約平均7、8年就會有1次大規模全新的冠狀病毒疫情,這個問題不能忽視。他說,即使人類非常幸運,COVID-19疫情不東山再起,但未來仍會有類似威脅,「以後冠狀病毒會非常麻煩,恐怕會是人類健康最大威脅之一」。

吳仲義表示,傳染病與人類文明演進密不可分,他引用「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一書所提,人類彼此掠奪是群體免疫高的人群靠著傳染病的征服史,如西班牙征服位於現墨西哥的阿茲特克(Aztec)帝國靠的是天花,美國引進非洲黑奴種棉花是因為美國南方瘧疾等。

「如今,病毒擁有史無前例的演化優勢」,吳仲義解釋,在大型哺乳動物裡,人類有個特點,因為農業發產,人類生存環境密度非常高,高密度人群無疑是傳染病溫床,以同樣高密度生態環境的蝙蝠為例,牠們就是病毒溫床,再加上人類交通方便,人群移動頻繁,皆是有利病毒的條件。

面對與病毒之間史無前例的競爭,在COVID-19疫情趨緩之際,回顧防疫措施,檢討及精進將成未來人類與傳染病決戰關鍵。吳仲義說,逆來順受、單靠群體免疫,與病毒共存,像與病毒簽訂「不平等條約」,代價太高,所需時間長,估算人類與鼠疫70年對抗才達到平衡。

吳仲義表示,透過約束社會行為,如封城、社交距離、確診及接觸者隔離措施,截斷傳播鏈,確實是粗糙卻有用的方法,但最大缺點是大部分地區做不到,以COVID-19疫情為例,若全球各國2020年初願意「長痛不如短痛」,落實約束社會行為,疫情可在當年夏季結束,根本不會一拖就是3年。

吳仲義提及,很多人認為COVID-19疫苗問世出現轉機,「我對這個說法持保留態度」,最初期待這支疫苗像天花疫苗一樣,一勞永逸,但如今看來,即使每年接種2、3劑,感染人數也只下降5成。除了免疫複雜性,社會、經濟及政治等因素都影響疫苗,這是COVID-19疫情教會人們的課題。

吳仲義說,重視輕症感染者早期治療,清除病毒,是未來可考慮策略,初期輕症感染者病毒集中上呼吸道,大規模居家使用噴鼻劑等,抑制症狀,阻絕病毒飛沫傳播。面對7、8年後可能出現與現在完全不一樣的冠狀病毒,標靶不應設定於病毒,而是防止宿主細胞參與病毒複製。(編輯:管中維)11208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學者憂新冠變異株疫情再起 阻擋關鍵是治療輕症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