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蘋果資本支出大禮 對供應商有利也有弊

2018/1/18 22: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1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科技大廠蘋果公司宣布未來5年將砸下3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23億元)資本支出。彭博專欄作家高鳴燦預估,當中100億美元將流向外國供應商,這對供應商來說有利也有弊。

高鳴燦(Tim Culpan)在彭博Gadfly專欄中表示,蘋果承諾未來5年投資300億美元,當中100億美元將投入資料中心、50億美元可能投資康寧公司(Corning Inc.)和偉創力公司(Flex Ltd.)等美國國內製造商,另外還有打造第二座園區和擴張零售據點。因此,他預估外國製造商可望分到近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74億元)的大禮。

由於蘋果本身沒有工廠,而是將生產製造外包給很長一串的供應鏈廠商,從高通(Qualcomm Inc)和博通(Broadcom Ltd.)等晶片設計公司,到台積電和索尼(Sony)等元件製造商,最後到組裝代工業者(當中最知名莫過於鴻海集團)。

蘋果平均每年固定資產投資金額為100億美元,其中大多是採購設備,然後安裝在旗下供應商的工廠內。這種作法可以追溯到2000年代初期,當時蘋果要求獨特或特殊製程,而這些供應商缺乏資金自行採購全部設備。

除了蘋果資本支出的大禮,其他像是稅賦優惠、低廉的土地取得成本以及其他政府補助,構成十分誘人的獎勵投資方案,吸引外國公司前來美國設廠,創造當地就業機會。

但對任何供應商來說,在美設廠也面臨龐大風險。即使5成的費用由蘋果和政府機構承擔,但幸運中獎的供應商必須經營一家美國工廠,依照美國的薪資水準,遵守美國的勞動法規和工會要求,而且只依賴蘋果這家單一美國客戶。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高鳴燦在專欄中表示,可能利用蘋果這項資本支出計畫的公司名單中,鴻海集團名列榜首,其他還有像是和碩、廣達、歐菲科技、藍思科技、可成科技、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 Inc.)、夏普(Sharp Corp.)和京東方等。

高鳴燦說,毫無疑問,會有不少公司願意和蘋果聊聊在美設廠事宜,但他不認為,它們對此會興奮過頭。(譯者:中央社劉淑琴)10701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