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新加坡「接種者有別」策略 想正常生活得先打疫苗
自去年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以來,新加坡曾多次因本土疫情升溫而祭出禁止餐廳、小販中心內用的防疫措施,以免疫情擴大,包括今年5月、7月都曾因確診病例數激增而禁餐廳內用。
到了8月中左右,隨著新加坡疫情逐漸趨穩,才又恢復開放餐廳及小販中心內用。悶了許久的民眾終於可以外出聚餐、重新啟動社交生活,原本寂靜的各式餐廳、咖啡廳出現了久違的用餐人潮。
不過,這次與先前不同,目前新加坡餐飲店內用僅限已完成疫苗接種者,尚未完成疫苗接種者須在符合特定條件下才能在餐廳內用,包括出示有效的事前檢測陰性結果,但通常一般情況下,應該很少人會為了到餐廳吃飯而特地去做檢測。
現在,民眾到餐飲店時,除了要拿出手機使用「合力追蹤」應用程式掃描QR碼之外,還需秀出「合力追蹤」上的疫苗接種狀態,經餐飲店員工確認後才能「獲准」內用。
「接種者有別」的措施上路後,不少當地民眾感到「被歧視」,好像還沒打疫苗就像是次等公民,有人對此感到氣憤,有人覺得心靈受創,還有民眾索性製作搞笑哏圖,呼籲大家多關心周遭尚未完整接種的親友。
但也有人認為,「接種者有別」的防疫方式其實有助保護民眾健康,讓人比較安心。
面對COVID-19,各國採取不同的防疫思維,新加坡政府強調,COVID-19將成為地方性流行病,如同流感一樣。在生活新常態下「與病毒共存」,其中關鍵就是要達到很高的疫苗覆蓋率,屆時,重症案例數才是觀察重點,而非新增確診人數。
「接種者有別」的措施也是「鼓勵」民眾接種的策略之一。新加坡傳染病專家梁浩楠受訪時直言,這是「有點歧視性」的做法,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逼還沒決定打疫苗的人趕緊去接種疫苗」。
他觀察,很多人因這項措施而無法去餐廳吃飯,所以決定去打疫苗。
新加坡抗疫官員則表示,區分接種者與未接種者的防疫措施也是為了保護還沒接種的人。
至於「接種者有別」的措施會實施時間多久?梁浩楠表示,「目前還不清楚」,但他認為,目前全球主流病毒株Delta傳染力很強,疫苗覆蓋率至少須達到9成人口才足夠。
人口約570萬的新加坡自去年啟動全國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星國衛生部長王乙康透露最新接種數據,目前8成人口已完整接種2劑疫苗,達到「另一個里程碑」。
新加坡政府不以清零為目標,而是追求成為具COVID-19韌性的國家,可以與COVID-19共存。為此,新加坡可望於9月從「預備期」進到「過渡期」,進一步開放經濟、社會及旅遊活動,以恢復更正常的生活。
屬於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面臨「關不住」的壓力,隨著疫苗覆蓋率大幅提高,嚴守好幾個月的邊境管制措施將逐步放寬,包括實施「疫苗接種者旅遊通道」(Vaccinated Travel Lane),9月率先與德國、汶萊試行,由這兩國出發、已完成疫苗接種的旅客入境後不須隔離,但須接受多次PCR核酸檢測。
在以色列等國開始為民眾追加第3劑疫苗之際,新加坡也準備為民眾施打追加劑,預計先為免疫功能非常低者接種第3劑疫苗。邁向未來生活新常態之際,打疫苗、檢測勢必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編輯:林憬屏)11008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