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3年12月號
快樂時喝,哀傷時喝;喜宴尾牙少不了它,鬧事衝突也常因為它。巴西一位人類學者說:酒是超越善惡的飲料,但在現實世界,酒卻很難與塵世種種紛擾劃清界線。本期《全球中央》雜誌不喝酒,但從社會文化的角度談酒。不必乾杯敬酒,更不用酩酊大醉,且讓我們慢慢品味酒文化。
《全球中央》2013年12月號

監聽激怒友邦 美仍未收手

2013/11/28 15:1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梅克爾和歐蘭德抨擊美方監控,展現高明政治手腕和話術,既表達不滿,又不能撕破臉,原因之一是歐洲各國政府深知,它們亟需與美情資合作,才能防範恐怖攻擊。

文/張詠晴 (中央社編譯)

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雇員史諾登(Edward Snowden)自去年夏天起連續爆料,讓美國監控案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近來又爆出美國不但監聽歐盟盟友,還監控德國總理梅克爾等歐盟各國領袖的電話,引發反彈。雖然如此,遭監控的「受害」國家還是細細思量抨擊用語,不願與美撕破臉。

竊聽風暴激怒友邦,華府急於滅火,但從未道歉,也沒說要收手,也尷尬地出現白宮與情報單位互踢皮球的狀況。

國安局竊聽德國總理梅克爾10多年內幕曝光後,官員說,歐巴馬對此並不知情。美國現任與卸任情報官員則透露,情報界認為,白宮企圖將相關責任推到情報機構身上,對此忿忿不平。

國安局局長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和國家情報總監克萊佩(James Clapper)在國會作證直指,竊聽外國領導人是情蒐作業的基本方針,白宮高層大致知情,且美國並非自行偵蒐取得法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1億7,000萬筆通聯紀錄,而是這些國家基於情報合作給美國資料。

美國政府對竊聽梅克爾則斬釘截鐵否認到底。白宮發言人卡尼(Jay Carney)大玩文字遊戲表示,「總統歐巴馬在電話中向梅克爾明確保證,美國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監聽她的通聯」,不過卻不願回應過去是否有監聽,徒留想像空間。

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則透過視訊首度在倫敦的會議表示,美國監控有時確實做得太過火。凱瑞說:「我承認,總統也承認過,在部分案例中,監控行動做得太過火,我們會確保未來不會發生。」

綜觀白宮、國務院和情治機關的說法,他們皆認為監控有理。凱瑞澄清,為避免恐怖主義威脅,「美國和其他夥伴齊力合作,並意識到我們面對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們願意把自己炸死」。

亞歷山大和克萊佩也明白指出,國安人員的工作讓美國部隊由戰場平安回家。亞歷山大強調,911後,美國沒有發生重大恐攻事件,這絕非偶然,也不是靠運氣,恐怖分子不會停止憎恨美國,也不會停止行動。

梅克爾在遭監聽事件曝光後,親自致電給歐巴馬表達抗議,要求美國明確說明,並強調如果監聽是事實,德國完全無法接受。梅克爾抨擊:「此事嚴重破壞互信,必須立即停止。」

德國內政部長弗里德里希(Hans-Peter Friedrich)也明確表示,德國政府將尋求在俄羅斯與史諾登會面,了解美國監聽導致外交上的重大衝擊。史諾登也致信表示,願意幫助德國調查美國政府竊聽事件。

而對於美國國安局長期對法國進行竊聽,法國外長法畢斯(Laurent Fabius)當下召回法國駐美大使表示,「絕對無法接受這種暴力侵犯隱私的行為,我們必須確保類似事件不會再發生!」

法國總統歐蘭德也痛斥美國的間諜行動,並表示監控計畫侵犯法國公民隱私,他致電歐巴馬說,這在朋友與盟國之間都無法接受,並強烈要求美方提出解釋。

歐蘭德進一步表示,將透過歐盟高峰會,呼籲採取更嚴格的安全措施來保護個資。德國外長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也表示支持說,可以理解法國的憤慨,因為「這不是朋友與夥伴間該發生的事」。

巴西總統羅賽芙批評美國監偵計畫違反國家間友好關係和國際法原則。羅賽芙表示,巴西與鄰國和平相處已逾140年,美國政府稱監偵行動的目的是打擊恐怖主義的說詞,不能服眾;巴西懂得自我保護,絕不會包庇恐怖組織。

德國和巴西也在聯合國大會委員會提出一份決議草案,要求終結大規模的電子監控計畫、個資蒐集和其他令人不悅的侵犯隱私情事,儘管沒有點名任何特定國家,但顯然是箭指美國。

決議草案呼籲聯合國成員,「採取措施終結侵權行為,設定條件避免這類人權侵犯事件,包含確保各國的相關法規遵行國際人權法規義務。」多名外交官員表示,聯合國大會可能於12月表決這份草案。

不過,《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和《明鏡》(Der Spiegel)雜誌都指出,梅克爾和歐蘭德在抨擊美方監控上,展現高明政治手腕和話術,重點在表達不滿,卻又不能撕破臉,需要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在於,雖然美國發動最大的電子監控行動,但搞監控的可不是只有美國。另一個主要原因則在於,歐洲各國政府深知,它們亟需與美情資合作,才能防範恐怖攻擊。

德國官員承認,與美共享的資訊曾協助拯救德國境內和境外公民性命。因此,28名歐盟領袖發表的聲明聚焦雙邊關係和互信,並希望法國和德國代表歐盟與美國舉行會談,以期於年底前在情報事務方面達成「相互諒解」。(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3年12月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新加坡喝酒 「飲勝」最夯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