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權館出版館藏口述歷史整理 看威權對社會影響

2020/8/5 19:40(8/5 20: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鄭景雯台北5日電)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舉辦「館藏口述歷史主題整理」成果出版新書發表會,期望透過口述歷史,使讀者、社會大眾參閱引用,進而了解威權時期國家暴力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

「館藏口述歷史主題整理」集結多篇珍貴訪談紀錄,推出5冊口述歷史專書。

各專書主編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許雪姬、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楊麗祝、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薛化元,今天也分享口訪與編輯過程,並邀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陳水清、陳忠信及受難者家屬丁螢雪出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席楊翠、專委王增勇及眾多政治受難者到場。

人權館館長陳俊宏表示,歷史真相的追求是所有轉型正義工作最重要的前提,近年來聯合國更倡議「瞭解真相的權利(The right to the truth)」,每一個國家的人民,都應當有權利知道過去歷史發生了什麼。

然而檔案並不完全等同真相,當年政府剝奪了受難者的自由,更剝奪了他們在歷史上的聲音,陳俊宏說,專書的出版正揭示這些見證歷史的受難者及其家屬,不僅僅是歷史真相的發聲者,更是重建歷史記憶的重要參與者。

「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及「話當年父兄蒙難:受難者家屬記憶中的白色恐怖」由許雪姬、楊麗祝共同主編,許雪姬收錄5篇訪談紀錄,以多名親友受政治案件牽連的朴子張其德家族作為訪談對象,深入探討家族內部個別的際遇與承擔。

楊麗祝則收錄有11篇訪談紀錄,案件範圍涉及綠島「再叛亂」案、台灣軍人監獄「再叛亂」案、劉如心等案、張朝基等案、黃添才等案、李義成等案。許雪姬表示,因為不願意愧對社會,編輯的過程裡,不斷進行反覆且細緻的討論 ; 楊麗祝則分享口訪過程中曾閱讀過綠島「再叛亂」案受難者張樹旺寫給太太的書信,真摯且動人。

「白色記憶:政治受難者及家屬訪談紀錄」精選29篇訪談紀錄,受訪者遍布全台各地、世代各異,豐富的訪問紀錄盼能完整社會對於白色恐怖時期的理解。陳儀深分享記錄者工作的重要性,期許磨難時代的記憶,能匯聚成為台灣社會的集體記憶。

薛化元主編的「穿過白色濃霧:195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及「走過白色幽曖:1960、1970年代政治案件訪問紀錄」,分別收錄11及7篇訪談紀錄,以涉案年代為區分,呈現不同年代受難者及其家庭的生命經驗與記憶。

薛化元直言,許多前輩來不及看到書的出版便離開,除了感慨時間的流逝,更表示口述過程中依然遭遇許多「家人不願談」的情景,正顯示出白色恐怖廣泛、且持續至今的影響。

同為口訪收錄主角之一的政治受難者陳水清,受海軍台灣獨立許昭榮等案牽連判刑7年,深刻感受「珍惜台灣如今的民主、自由」。獄中「再叛亂」案受難者丁桂昌的家屬丁螢雪分享道,自己從未見過父親、即使閱讀判決書也未覺真正了解實情,反而是在口述過程中感受到寬慰。(編輯:張芷瑄)10908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