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Apple、Microsoft 都靠「偷」點子成功?解密賈伯斯與比爾蓋茲逆向工程法【書摘】

2022/2/28 14:20(10/2 07: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賈伯斯(左)與蓋茲(右)的故事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因為複雜的糾葛,而是一項常遭忽略的關鍵程序,在兩人故事裡一再出現,在創新背後扮演一定程度的要角:逆向工程。(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Joi Ito,CC BY 2.0)
賈伯斯(左)與蓋茲(右)的故事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因為複雜的糾葛,而是一項常遭忽略的關鍵程序,在兩人故事裡一再出現,在創新背後扮演一定程度的要角:逆向工程。(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Joi Ito,CC BY 2.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網站)曾被視為劃時代成就的Windows作業系統、麥金塔電腦和iPhone,其實沒那麼「原創」?這些發明都來自解構他人成果、重新構思的「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比方說吃一道菜推敲其料理方式、看暢銷小說學習敘事架構,這種逆向工程不是抄襲,有的時候反而是抓盜版的絕招。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與微軟共同創辦人蓋茲之間的這段故事,是逆向工程思維的極佳例證。

任教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朗恩‧傅利曼(Ron Friedman),分析許多成功企業家、運動員、藝術家、作家與廚師等不同領域菁英實踐逆向工程的方式,深入淺出且生動地描繪這些故事,中央社取得授權摘錄如下:

誰是小偷

史蒂夫.賈伯斯發現自己遭背叛時,已經太遲了。記者會已經結束,消息也發布。這時他才逐漸意識到:蘋果提早起步的優勢即將消失。

那一年是1983年,地點在加州庫比蒂諾,賈伯斯創辦的電腦公司即滿7歲。這家公司崛起得極為迅速。再過幾年,華爾街對其市值估計將高達10億美元以上。不過,距離蘋果正式發表麥金塔(該公司迄今最大膽的創新)之前的6個星期,賈伯斯發現自己遭人搶先一步。

這項打擊來自4000公里以外,在紐約市漢斯理皇宮飯店華麗的宴會廳裡。比爾.蓋茲剛宣布微軟要發展一套友善使用者的作業系統—而這套系統和麥金塔有著不少引人注目的相似之處。

蘋果的麥金塔作業系統具有兩項關鍵創新:令人眼睛一亮的螢幕圖像,還有滑鼠。從此以後,使用者不必被迫學習晦澀難懂的電腦語言,他們只要滑動游標並且點擊就行了。在賈伯斯的想像中,他的公司將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改變個人電腦的世界。然而,現在蓋茲竟然宣布微軟開發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叫做什麼「視窗」(Windows)的?

1983年比爾.蓋茲宣布微軟開發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叫「視窗」(Windows)。(圖取自facebook.com/BillGates)
1983年比爾.蓋茲宣布微軟開發一套新的作業系統,叫「視窗」(Windows)。(圖取自facebook.com/BillGates)

賈伯斯滿肚子火,他欽點微軟為蘋果的電腦開發軟體,絲毫沒有虧待蓋茲,不但在蘋果的活動上邀他上台露面,還把他當成自己的心腹成員。結果,蓋茲居然這麼回報他?

「把比爾.蓋茲給我找過來,」他對負責聯絡微軟的人員要求,「明天就要到!」

第二天,蘋果的會議室裡坐滿該公司的高層人員。賈伯斯打算以人多勢眾的姿態給微軟團隊一個下馬威。不過,大出眾人意料之外,蓋茲隻身前來,略顯彆扭地走進會議室面對大陣仗。

賈伯斯立刻開口對蓋茲痛罵一頓。「你這個賊!」他大聲怒吼,「虧我那麼信任你,結果你竟然偷了我們的東西!」

蓋茲默默接受他的斥責,停頓一會兒,他說出一句令對方無可招架的話,會議室裡所有人都啞口無言:「史蒂夫,我認為這件事可以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我覺得實際上比較像是我們兩人都住在一個叫做『全錄』的有錢鄰居隔壁,結果我闖進他家去偷電視,卻發現原來先被你偷走了。」

蓋茲很清楚視窗作業系統不是自己的原創構想,但如果說這種以圖像為基礎並且由滑鼠操控的作業系統是賈伯斯的創意結晶,他也絕不接受。

他知道事實真相:麥金塔不是蘋果的發明,而是從全錄這家位於紐約羅徹斯特的影印機公司獲得的點子,經由「逆向工程」產生的結果。

賈伯斯的逆向工程

1970年代,賈伯斯還是高中生時,全錄的高階主管認定無紙辦公室是未來無可避免的發展。為了投入創新研究,全錄在加州成立帕羅奧多研究中心,簡稱「全錄帕研」。

在全錄帕研無數的發明中,有一部大多數人從沒聽過的個人電腦,名叫「奧多」(Alto)。這部電腦的許多特徵,後來都成了麥金塔與眾不同的特色,如:讓電腦變得比較容易使用的圖像,還有用來下達指令的滑鼠。唯一的差別,是奧多研發出來的時間比麥金塔早10年。

全錄不曉得奧多的價值究竟多高。該公司的高階主管許多是在1940與50年代期間長大成人,普遍認為打字是祕書的工作。他們想像不到電腦可能成為居家用品。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不吝於向訪客展示奧多,包括在1979年展示給賈伯斯看。

賈伯斯當下就著迷不已,一度脫口而出:「我實在不敢相信全錄竟然沒有善用這項產品。」他直接趕回辦公室,對他的團隊說,「我們一定要做出這個東西!」

一夕之間,由滑鼠操控的圖像使用介面成了蘋果開發的核心焦點。他們並不是要抄襲奧多。賈伯斯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他要把滑鼠簡化成只有一個按鍵,也要利用電腦的圖像能力顯示藝術字體,還要找出技術上的解決方案,把奧多高得離譜的價格大幅壓低,讓個人電腦能夠普及大眾。

不過,在他做這些事情之前,要先和團隊進行反向研究,從奧多的功能推測出那部電腦是怎麼製造出來的,目標是要利用獲得的資訊研發出一部開創性的新機器。

創新者都在做的逆向工程

賈伯斯的做法不算不尋常。至少在矽谷,突破性產品經常是奠基在逆向工程獲取的洞見之上。

我現在握在手裡的滑鼠深受賈伯斯的影響,但這項發明真正的功臣也不是全錄,而是史丹福大學研究員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

他在1964年打造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造原型裝置,利用內嵌的金屬圓盤追蹤移動位置。全錄對於英格巴特的這項發明並不陌生,他的辦公室距離全錄帕研只有9分鐘路程。

滑鼠發明真正的功臣是史丹福大學研究員道格拉斯.英格巴特,他打造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造原型裝置,利用內嵌的金屬圓盤追蹤移動位置。(圖取自道格拉斯.英格巴特研究所網頁dougengelbart.org)
滑鼠發明真正的功臣是史丹福大學研究員道格拉斯.英格巴特,他打造出一個四四方方的木造原型裝置,利用內嵌的金屬圓盤追蹤移動位置。(圖取自道格拉斯.英格巴特研究所網頁dougengelbart.org)

所謂逆向工程,就是系統性地拆解物品,以便探究其內部運作方式,從中獲取重要的洞見,而這種做法不只是科技產業引人入勝的特徵之一。對為數驚人的創新者而言,這似乎是種自然而然出現的傾向,是先天的喜好。

麥可.戴爾(Michael Dell)16歲生日收到的禮物是蘋果二號電腦,他沒有開機使用,而是一語不發地把那部電腦抱進他的房間,關上門,然後把整部機器徹底拆解(他的爸媽因此驚恐不已),以便檢視那部電腦是怎麼製作而成。短短幾年後,他成立戴爾電腦公司,使用者可以依個人需求客製化自己的電腦。

即時學習 持續精通新技能

矽谷對逆向工程並不陌生。科技創新者藉著這種做法向同時代的頂尖人物學習、在開創的觀念之上進一步發展,並且占得先機。

逆向工程在電腦界蓬勃發展是有原因的。電腦領域的演進速度極快,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不斷地即時學習。要在時代尖端位居領先地位,必須隨時掌握引人入勝的發現、有用技術,以及重要趨勢。

科技進展使雇主更容易找到並雇用出類拔萃的員工,每個領域的競爭會因此變得更加激烈。現在和你角逐的對手,已不再只是你居住區域裡的專業人士,而是包括全球各地的專家。但只要你能在關鍵點上突顯出自己和別人的差異,獲得的獎賞也會遠高於先前世代的明星。

那麼,該怎麼達到那種境界的成功呢?這個謎題的一大答案就是培養快速學習的能力,以便能夠持續精通新技能。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要勝過別人,就必須持續追求知識。隨時掌握新出現的創新以及職業趨勢,是每個職場人士要維持不被市場淘汰的基本要件。

每個領域都看得見逆向工程

賈伯斯不曾原諒蓋茲開發視窗系統的行為。他滿心認定:要不是因為微軟替麥金塔開發軟體,視窗系統絕不可能會出現。

不到10年後,視窗系統稱霸市場,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作業系統。至於蘋果,則是奄奄一息。到了1997年,蘋果已在倒閉邊緣,所幸在最後一刻獲得一筆1億5000萬美元的投資,才得以逃過一劫。那筆資金的來源正是比爾.蓋茲。儘管如此,賈伯斯對待蓋茲仍毫不留情。賈伯斯向他的傳記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表示,「他(蓋茲)只會厚顏無恥地剽竊別人的點子。」

賈伯斯雖然滿腔怒火,但終究獲得最後的勝利。

2005年,他和蓋茲獲邀參加一名微軟工程師的生日派對。賈伯斯與那名工程師的太太是長年好友,在她的請求之下才同意前來。他當時不曉得的是,這場晚宴將徹底改變蘋果的未來。

那名微軟工程師熱切地想要討好老闆,詳述自己正在開發的計畫,聲稱這項計畫將為電腦帶來革命性變化。那是一部平板—他說這件裝置將會讓筆電變成過時的產品。他不停講述這件裝置的簡潔設計、實用性,以及便攜性。尤其令他深感自豪的,是隨附於這種裝置而使其易於使用的觸控筆。他一度半開玩笑地建議賈伯斯可以考慮購買授權,因為這種裝置將會對業界帶來翻天覆地的大改變。

賈伯斯表面上不動聲色,不過,第二天早上,立刻召集他的團隊,向他們提出挑戰:「我要製造一部平板電腦,不能有鍵盤,也不能有觸控筆。」他沒興趣照抄微軟做的事,而是要精進他們正在研發的構想,推出比對方更勝一籌的成果。

6個月後,蘋果開發出原型機—一部讓使用者在玻璃螢幕上只用手指就可以打字的裝置。「這就是未來。」賈伯斯看見這部裝置就這麼宣稱。

然而,賈伯斯還沒有授權團隊開始生產這種裝置,而是做了一項出乎意料的重大決定。他要求把這項觸控技術應用在另一項計畫上。一年多之後,賈伯斯在舊金山一年一度的麥金塔世界大會舞台,舉起一件新產品。後來,蘋果靠著這件產品成為全世界獲利最高的公司—這件新產品就是:iPhone。

圖為賈伯斯在 2007 蘋果發表會介紹第一代iPhone。(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Blake Patterson,CC BY 2.0)
圖為賈伯斯在 2007 蘋果發表會介紹第一代iPhone。(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作者Blake Patterson,CC BY 2.0)

這次換成蓋茲覺得自己被將了一軍。他多年後透露自己當時的反應。「老天,」蓋茲記得自己那時心裡是這麼想的,「微軟的眼光還不夠遠。」

賈伯斯與蓋茲之間的競爭具備莎翁經典傑作的所有元素:性格缺陷的主角、無盡的衝突、聯盟的瓦解、背叛、復仇、情感宣洩,甚至還有主角人物英年早逝的悲劇結局。故事核心是兩位了不起的人物—賈伯斯是富有理想與創意的遠見家,蓋茲則是精明的程式設計高手。

不過,他們的故事之所以迷人,不只是因為複雜的糾葛,也不只是因為兩人數十年來在個人電腦的未來領域裡鬥爭,而是一項遭到一般人忽略的關鍵程序,在兩人故事裡一再出現,且總是在最大的創新背後扮演一定程度的要角:也就是逆向工程。

賈伯斯與蓋茲都藉著研究他們同時代人物的成就,而得到巨大的收穫,從中汲取重大洞見,並且利用他們學到的東西開發新產品。

你會以為逆向工程在電腦界以外沒有太大的價值,但這種做法其實具有廣泛的應用範圍,不但易於操作,也極引人入勝。你會發現逆向工程普遍受到文學巨匠、得獎廚師、傳奇喜劇演員、名人堂音樂家與冠軍球隊採用。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把這種做法運用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藉此向你同代的頂尖人物學習、汲取有價值的構想,並引導你的職涯朝著令人興奮的方向前進。(書摘由方智文化授權,中央社節錄整理)(編輯:趙敏雅)1110228

(方智出版社提供)
(方智出版社提供)

書名:逆向工程,你我都能變優秀的祕訣:全球頂尖創新者、運動員、藝術家共同實證
作者:朗恩‧傅利曼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方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2月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