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清大揭癌細胞愛吃糖原因 開啟治療研究新方向

2024/12/3 11:10(12/3 12: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立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右2)、生資所副教授鄭惠春(左2)、生科系特聘教授王雯靜(左)與分生所教授王慧菁(右)合作,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硫化氫氣體,讓癌細胞吃進糖分、加速腫瘤生長,研究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讓腫瘤無法長大,開啟癌症治療研究新方向。(清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3年12月3日
國立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右2)、生資所副教授鄭惠春(左2)、生科系特聘教授王雯靜(左)與分生所教授王慧菁(右)合作,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硫化氫氣體,讓癌細胞吃進糖分、加速腫瘤生長,研究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讓腫瘤無法長大,開啟癌症治療研究新方向。(清大提供)中央社記者魯鋼駿傳真 113年12月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3日電)國立清華大學生技所副教授林愷悌、生資所副教授鄭惠春發現癌細胞會釋放硫化氫氣體,讓癌細胞吃進糖分、加速腫瘤生長,研究發現透過基因編輯技術可讓腫瘤無法長大,開啟癌症治療研究新方向。

清華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生物科技研究所林愷悌專研癌症細胞生物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鄭惠春則專精蛋白質結構分析,2人大學時是清華生科系同班同學,回母校任教常一起研究,結合2人專長,終於找到截斷癌細胞增生方法。

清大表示,德國科學家瓦爾堡百年前即發現了癌細胞傾向以分解糖分為主要的新陳代謝方式,並從糖解作用中合成腫瘤快速生長所需的DNA、RNA及蛋白質,被命名為「瓦氏效應」。

新聞稿中,林愷悌指出,在缺氧的腫瘤環境中,癌細胞會分泌硫化氫,對四聚體蛋白質丙酮酸激酶(PKM2)發出訊號,讓丙酮酸激酶分解成分子較小的雙聚體或單聚體,改變活性,促使癌細胞攝取更多葡萄糖進行糖解作用、合成DNA,並迅速增生。

鄭惠春表示,研究團隊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阻止硫化氫在丙酮酸激酶的特定位置做記號,讓丙酮酸激酶維持較大分子的四聚體結構,就能引導癌細胞恢復有氧呼吸,不靠吃糖吸收養分,腫瘤就無法長大。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林愷悌表示,團隊用此方法在小鼠體內進行實驗,乳癌腫瘤生長果然受到抑制,這套新的抗癌策略若進一步發展為藥物,就能應用於癌症治療。

清大表示,這項研究還有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王雯靜提供關鍵蛋白質材料、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教授王慧菁協助顯微鏡分析,研究成果日前登上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為癌症治療開啟新的研究方向。(編輯:張銘坤)11312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