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疫情越闢謠懷疑度越高 中國當局出現公信力危機

2022/12/29 12:02(12/29 12:3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國COVID-19疫情大爆發,病徵卻較先前預期嚴重,甚至傳出「白肺」症狀。圖為27日民眾在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等候就診。(中新社)
中國COVID-19疫情大爆發,病徵卻較先前預期嚴重,甚至傳出「白肺」症狀。圖為27日民眾在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等候就診。(中新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29日電)中國COVID-19疫情大爆發,病徵卻較先前預期嚴重,甚至傳出「白肺」症狀,不少民眾質疑Delta等高毒性的變種病毒重新蔓延。儘管中國專家不斷出面闢謠,但普遍不被民眾採信。

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形容,這是中國當局近來遭遇「公信力危機」的最新案例,且自12月初正式放開防疫管控後便逐漸惡化。先前攻擊西方放鬆防疫3年的中國官媒,突然開始推廣「放開」,不再強調Omicron變種病毒可能帶來的危害,反指病毒「並不可怕」。

目前成為COVID-19傳染主流的Omicron變種病毒,普遍被認為低毒性,且不攻擊下呼吸道及肺部。但中國12月起蔓延全國的疫情,許多感染者反映病徵較外界預期及官方宣傳嚴重許多。網路上更出現許多肺部X光出現「白肺」症狀的影像,引發民間強烈質疑。

新華社27日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長許文波說,據實時動態監測,中國國內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在流行,也沒有發現Delta變種病毒和Omicron變種病毒重組。

許文波表示,12月初以來至今在中國出現的COVID-19病毒亞分支共有31個,其中包括正在國外加速傳播的BQ.1、XBB等亞分支,均屬Omicron變種病毒,並沒有發現特徵性的基因組突變,且都由境外輸入。其中,BA.5.2和BF.7亞分支合計比重超過80%,另有7個亞分支也在流行。

中國官媒並先後引述多名專家及衛生官員說法強調,「白肺」是一般的口語說法,並非嚴謹的科學定義,並不是所有的「白肺」表徵,都是由COVID-19病毒直接導致,也不代表毒性較強的原始毒株或Delta變種再現。

儘管如此,由於2020年初疫情爆發初期,疫源地武漢的許多感染者都被檢測到「白肺」現象,使上述官媒的說法並未被多數中國民眾採信。在網路上,官員和專家的相關說法都遭到民眾普遍質疑。

綜合報導及網路訊息,不少中國網友說,官方的說法反而證明傳言是真實的,直指「此地無銀三百兩」、「這些人講的話還能信嗎」、「反向理解就對了」、「秒懂,反著看就明白了」、「沒有問題還需要來闢謠嗎」;更有人語帶反諷地說「不信謠、不傳謠(暗指官方說法才是謠言)」。

中國知名防疫專家鍾南山12月以來的一系列說法更遭到強烈質疑。他日前公開表示,「新冠肺炎」(COVID-19)應更名為「新冠感冒」。並指感染Omicron就像「打了一針疫苗,得到了自然免疫」,能夠更好地抵抗第2度感染。

有中國網友對此表示,「這就是當你編造了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謊言去圓的現實版寫照。」而這些謠言滋生的土壤,正是因為「某幾個專家嘴裡,Omicron是大號流感」。

耶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泰蘇則表示,中國就算公布真實的疫情數據,如今也難以修復其公信力受到的損傷,因為在疫情一開始就未曾建立公信力。而「這樣的信任,不會通過公布更多新冠數據而被重新建立」。(編輯:周慧盈)11112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北京鬆綁邊境多國憂疫情擴散 因應措施一次看
172.30.1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