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問題多 學者:政府須助台廠提早因應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2日電)中國疲於應付房地產危機、通貨緊縮等問題。學者指出,中國經濟表現疲弱,也將影響台灣經濟成長,政府必須協助台灣廠商提早因應;ECFA對於兩岸關係有象徵意義,應該加以維繫。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下午舉辦「112年度中華財經高峰論壇:中國大陸財經議題講座」,相關領域學者於會上作出上述表示。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中國政府疲於應付房地產風險,保交樓、「認房不認貸」等措施可以暫時止血問題,不過在沒有新機制引入情況下,房地產業起死回生、房地產企業恢復活力都很難。
他指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對於全球經濟、台灣經濟都將構成阻礙。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2021年統計資料,中國經濟成長對於全球經濟成長貢獻度達25%;主計總處2018年資料顯示,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減幅1%,台灣也將下滑0.27%至0.29%。
他提到,台灣對中國出口約占總出口37%,自行車、紡織、石化、造紙等傳統產業市場仍在中國,中國經濟表現不好,台灣出口產業也不會好,對於傳統產業衝擊尤其大;台商在中國投資累計逾美元1兆元(約新台幣31.39兆元)。
王健全認為,台灣政府必須提早協助台灣廠商應對中國經濟成長放緩狀況。
他表示,政府可以協助開發替代方案市場,降低中國經濟成長趨緩對於台灣廠商的衝擊;協助台灣廠商開拓海外經貿基地,可在東南亞設立展示中心,使供應商、通路商彼此有接觸洽談的基地。
他強調,在兩岸交流上,守住ECFA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倘若中國觀光客一直不來台灣、如果兩岸小三通也取消了,這代表中國對台的和平大戰略改變了,恐使兩岸有擦槍走火、釀成風險的可能,政府應該守住ECFA,不能只是輕率地發言「沒有影響」。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殷劍峰認為,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國官方推出系列政策,推估這些措施將會在今年第1季、第2季看見成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等數據表現將逐漸地回到正軌。
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顯示,CPI年增率去年12月為年減0.3%,從去年10月開始連續3個月下滑,凸顯內需不振,通貨緊縮壓力加大;PPI年增率在去年12月為年減2.7%,這是連續第15個月下降,顯示出口訂單數量下滑、上游生產活動疲乏。(編輯:曹宇帆)1130122
- 2024/07/11 18:41
- 2024/01/25 23:22
- 2024/01/23 12:02
- 中國經濟問題多 學者:政府須助台廠提早因應2024/01/22 19:49
- 2024/01/22 11:56
- 2024/01/19 21: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