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得主余英時 論政不參政

2014/6/20 14:0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中國思想史學者余英時今天獲得唐獎「漢學獎」,他經常評論兩岸政治,從六四事件、美麗島事件,到近期的反媒體壟斷、太陽花學運,都可見他投書,對時局提出精闢見解。

不過,余英時強調自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會觀察、評論政治,但不會參政。

余英時的學生、中研院歷史語言所所長黃進興表示,余英時基本上是站在傳統士大夫的角色,批判政治權貴。但士大夫會參與政治、期盼「得君行道」,從這個角度看,只有「遙遠的興趣」的余英時又不那麼傳統,反而接近西方公共知識分子的立場,謹守學術本分、不介入政治。

黃進興指出,余英時在台灣學界的熱潮已過,但在中國大陸方興未艾,如有演講一定造成轟動,「需要交通管制」。大陸各界也一直希望爭取他長駐,但余英時堅持除非共產政權有所改善,否則不會去。

中研院院士丁邦新表示,余英時對共產政權的反感,可能源自於六四天安門事件,他和余英時聊過幾次,言談之中充滿憤慨。但丁邦新認為,余英時是基於學術理念批判政治,而非有既定政治思想,進而影響自己的學術研究。

余英時在美國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楊聯陞將日記捐給中研院史語所收藏,也讓學界得以一窺楊、余師生互動。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注意到1960年代大陸文化大革命之時,余英時曾多次和楊聯陞提起,希望在海外建立中華文化中心,避免延續2000多年的文化資產毀滅殆盡。

王汎森認為,余英時在史學背景之後,有強烈的文化和世代關懷,這使他和21世紀的專業史學家有所不同。10306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