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學者:修法讓全動署參與部會動員會報 表達戰時需求

2021/12/30 11:4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30日電)全民防衛動員署今天上午揭牌,未來將擔負強化後備戰力關鍵角色。學者建議,應儘速修改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讓全動署成為地方政府、各級部會動員會報的法定參與人員,藉此明確表達國軍在戰時的需求。

為強化後備戰力,國防部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運作,上午舉行揭牌典禮,總統蔡英文、國防部長邱國正及首任全動署長白捷隆等人出席。

全動署的工作職掌,國防部日前指出,除負責軍事動員、進行跨部會行政動員協調外,也負責新制教育召集(1年1召、1次14天)的實施,將統籌運用全民力量,支援軍事作戰及災害防救任務。

不過,即便全動署成立,後續仍有相關挑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認為,由於軍事訓練役的役期,乃至於教育召集的天數,短期內要再增加並不容易,使國軍後備部隊目前所存在合格軍士官人數嚴重不足,且專長不符比例偏高的弊病,一時之間很難解決,導致多數後備部隊因為核心基幹人員太少,嚴重影響戰力。

揭仲表示,這些問題在短期內很難解決,雖然國防部、全動署曾提及可從軍事訓練役男中擇優並訓練成為預備士官,但預備士官並沒有足夠的部隊實務經驗,也沒有真正擔任過士官職,作用恐怕有限。

針對權責分工,揭仲提到,國防部最初的規劃是將全動署納編在陸軍司令部底下,原因是戰時編成的後備部隊絕大部分是地面部隊,但現在將全動署單獨成立,恐造成「後備部隊由全動署管理訓練,而陸軍負責常備軍人」,未來這兩個單位如何相互配合,是一大挑戰。

「全動署應該儘速修改現有的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揭仲舉例,在現有行政院動員會報下,各部會都有部會動員方案,例如交通方案由交通部管轄、衛生由衛福部、物資由經濟部等,依現行條文第10條,各部會在準備這些方案時,依法必須要準備動員業務會報,但法定組成人員卻無包括國防部人員。

同樣的,各個地方政府的動員準備業務會報也是如此,是由地方政府內部的人員,頂多再加入專家學者,但法定參與人員也都沒有國防部官員。

揭仲認為,這將造成國防部無法充分了解其他部會及地方政府的準備情形,也無法反映國防部在戰時的需求,這部分應儘速提出修法,讓全民防衛動員署官員在會報中成為法定參與人員。

此外,揭仲提到,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第16條刊載,平時必須針對動員物資、場所徵用等相關事宜進行調查,以便在戰時才知道如何運用,但台灣已經承平太久,類似的調查工作也許很久沒有大幅翻修,特別是台灣面臨的威脅型態在改變,必須重新訂定新的動員準備方案,並針對物資、設施重新徹底調查。

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告訴中央社記者,全民防衛動員署成立後,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升了位階,全動署的前身是人員編制少、機關位階低的全民防衛動員室,雖然號稱是行政院動員會報秘書處,但因位階低,在與部會的協調上稍顯弱勢,因此依照「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規範,依法提升為「署」級機關,有利於水平及溝通協調,強化動員體制。

另外,由於部分受召員年紀,甚至退伍前的階級都比班隊幹部資深,因此常出現受召員「擺老(仗著自己資深不做事)」、「不服管教」等問題,帶給教育召集單位很大困擾,因此建議國防部可以參考美國、新加坡、以色列等國作法,強化法律反應機制,例如教召員、甚至軍事訓練役男若嚴重違法紀律,則立即解送軍團法律單位即刻處置與原單位隔離,如此才能維繫單位紀律,維持幹部的領導統御,有效提升教育召集幹部士氣。

蘇紫雲也表示,全民防衛動員署在未來也扮演「軍事外交」角色,因為美國的國民兵與台灣後備體系的交流將成為很明確的趨勢,如何汲取國民兵經驗、結合台灣民情,是未來的挑戰也是機會。(編輯:張均懋)11012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