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一帶一路與能源革命 中國的戰略思考

2017/6/17 14:25(12/15 16: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解析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專題之九(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張淑伶台北-上海17日電)1名在深圳設廠的台商,一天突然接到官方電話,要他開戶買碳權,否則就得關廠。今年11月起,這樣的狀況會在全大陸各地上演,因為碳交易機制將從七個省市試點擴及全大陸,這是北京當局推動能源革命的一環,而大陸一帶一路戰略也與能源革命息息相關。

2017年大陸對內的「能源革命」,包括持續淘汰高汙染產業、發展再生能源、全面實施碳交易,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對外則透過「一帶一路」戰略,讓能源設備及過剩產能「走出去」,布建多元能源管道,把能源「引進來」,打造能源安全戰略。

美國總統川普6月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溫室氣體最大排放量的中國卻堅持履行協定承諾。

在此之際,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歐盟,媒體關注大陸是否有意扛起全球氣候治理大旗,一家德媒甚至以「突然間中國與歐盟相愛了」,來形容雙方對氣候協定的相同立場。

●霧霾積重難返 習近平喊出能源革命

大陸願意堅守氣候協定的承諾,不只因為中國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全球首位,還因為國內積重難返的霧霾汙染。

先回顧2013年的一個場景。

那一年的1月,北京天空灰濛濛,能見度不到幾百公尺,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發現,西直門、南三環的細懸浮微粒(PM2.5)即時濃度每立方公尺突破900微克。北京市不少醫院的呼吸科人滿為患。

一名北京媒體工作者當時對人在北京的中央社記者說,「2008年北京奧運的藍天,是因為官方勒令北京附近省市的工廠全面停工。我們報社已對這次霧霾進行長達1個月各個面向的分析報導,答案很無解。」

2013年12月,中國大陸中東部再發生嚴重霧霾,京津冀和長三角霧霾連成一片。中國大陸排放的汙染物還吹向南韓、台灣,甚至美國,引發國際社會側目。

大陸冬天霧霾汙染特別嚴重,與每年冬季一到,淮河以北地區的燃煤火力發電開始「供暖」有關。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資源特有的「富煤、貧油、少氣」特點,導致煤炭在能源消費占比居高不下。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曾指出,大陸常規煤炭占能源消費比例67%,清潔能源占比只有13%,「燃煤產生的空氣汙染是清潔能源的10倍」。

就在中國霧霾汙染議題不時搶占全球媒體焦點版面的2013年,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印尼時,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2014年,習近平提出「經濟新常態」,標舉中國經濟要由高速成長轉向中高速成長,推動經濟結構轉型,讓經濟得以「永續」發展。這也意味北京不再容忍以汙染換取經濟成長。

同樣是2014年,習近平定調要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四方面的「能源革命」,涵蓋電力體制改革、油氣改革方案等。電力改革將最先啟動,主因是大陸多採燃煤火力發電。

●陸加入巴黎氣候協定 倒逼產業改革

正如中國當年透過「入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來倒逼國內產業改革開放,中國大陸這波也積極響應聯合國對於減緩全球氣候暖化訴求,希望藉由接軌國際,推動國內高耗能、高汙染產業改革。

大陸官方於2015年6月向「聯合國氣候變遷架構公約」秘書處提交中國對於減碳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2016年,大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中國加入巴黎氣候協定。習近平隨後在杭州20國集團(G20)峰會前,與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同宣布,中美聯合批准巴黎氣候協定。

中國提出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是在2030年讓碳排放量達到高峰,之後逐年下降。2030年的碳排密集度(生產每單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較於2005年要減少60%至65%,且非化石能源占初級能源消費比重達20%。

這些目標幾乎與大陸官方2014年所公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畫(2014-2020)」,以及2017年所公布的「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一樣,這意味大陸官方把能源戰略、經濟轉型升級等一併考量。

●一帶一路 能源引進來設備走出去

2014年起,中國大陸標舉綠色低碳戰略,在能源安全方面,除提高國內石油生產、加快海洋石油開發,還希望透過「一帶一路」戰略,加強沿線油氣資源合作探勘,打造國外的原油、天然氣多元輸陸管道,取得「海上絲路」沿線港口經營權,保障能源運輸安全。

大陸沿著海上絲路,往南海、印度洋,透過資助取得不少國家港口的建設權或經營權,標榜要打造能源安全網。外國學者則認為這是北京當局試圖增加政治、軍事影響力的「珍珠鏈戰略」。

在一帶一路戰略協助下,至2017年,中國大陸已打造四大能源進口通道,分別是「西北通道」(中亞天然氣管道和中哈原油管道)、「東北通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非洲、中東進口石油經麻六甲海峽運至東南沿海)及「西南通道」(中緬油氣管道)。

其中,「中緬原油和天然氣管道」可使中東進口石油經緬甸進入雲南,有效避免「麻六甲困局」,保障中國能源安全。

由此觀之,北京「一帶一路」戰略,一方面讓能源「引進來」,能源進口通道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另一方面,也能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讓能源技術、裝備和工程隊伍「走出去」。

中國大陸近幾年經濟成長趨緩,以及大力推動去碳化,這使得煤電行業持續降溫,一帶一路倡議提供過剩產能國際化的要件。

大陸官方鼓勵相關設備商鎖定人均用電量和電力普率低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例如巴基斯坦和非洲地區,或電力設備老化嚴重的俄羅斯、中亞和東歐等地積極出口。

全球環境研究所(GEI)今年5月研究報告就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在一帶一路沿線的65個國家,參與240個煤電項目,總裝機量為215億千瓦。

中國廠商協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電網、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的同時,還可同步讓「中國標準走出去」,以後當地可以不再使用「歐規」或「美規」等建設規格標準。

不過,中國在海外大舉投資煤電,遭批評與國內的綠色轉型背道而馳,因此,中國大陸官方也積極鼓勵可再生能源(綠能)產業,包括太陽能、風電等產業投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

●陸大手筆推動再生能源 全面啟動碳交易

從一項海外投資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大陸推動再生能源的企圖心。

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統計顯示,2016年,中國海外再生能源投資計畫共有11項,例如在越南設立太陽能電池工廠等案,總共投資320億美元。

大陸官方對內更是大舉投資不手軟。中國國家能源局已宣布,在2020年前投資人民幣2.5兆元(約新台幣11.8兆元)發展再生能源發電,推動能源結構轉型,逐步放棄高汙染的煤電。

一名在大陸從事可再生能源行業的人士告訴中央社記者,大陸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助減緩霧霾;大陸太陽能產業雖已是全球第一,但美國、印度、歐盟都祭出「雙反」(反補貼稅與反傾銷稅)抵制,不如拓展自己國內市場,消化產能。

大陸官方還計劃今年全面啟動碳排放權交易體制,以控管碳排放和汙染。

之前,大陸已在北京市、重慶市、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天津、廣東省和湖北省等七個省市試點碳交易制度。

在上海市從事碳權買賣媒合的台商陳宏烈解釋碳交易制度指出,大陸官方採「資源有限、總量控管」概念,對上海市排放2萬噸以上二氧化碳的企業納入列管。把碳排放當配給額,不夠用的企業要向別人買配給額,配給額過剩的企業可賣出碳排放權利。

他認為,大陸官方管控碳排放對企業影響很大,也可能成為政府要求某些高汙染產業退出市場的工具。

陳宏烈目前是上海宇博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他舉例指出,一名在深圳設有電子工廠的台商,一天突然接到官方電話,要他明天就得開戶買碳權,否則就得關廠。

這名台商大吃一驚,經過申訴,發現自家工廠的碳排放量比政府給的配額還少,反而可以賣出碳排放權,還賺些錢。

經過此次風波,台商也認為,未來工廠擴充產能,一定要把碳排放量考慮進去。這也意味企業經營成本將提高。

這名台商的經歷,今年11月起可能在全中國大陸各地上演。

大陸界面新聞引述業界知情人士報導說,中國大陸全國碳市場可能在今年11月左右啟動。

擁有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歐盟,也有了回應。同意向中國提供1000萬歐元,以支持中國今年推出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加快兩個市場互聯互通可能性。

北京當局以極大企圖心推動包括啟動碳交易體制的能源革命,希望藉此解決霧霾等難題,並搭配一帶一路戰略,打造大陸能源安全網,協助能源產業全球布局。這項規模宏大的戰略能否落實,是否會引發其他國家疑慮,還需要進一步觀察。1060617

※你可能還想看:
遙望鄭和 北京欲藉一帶一路重返印度洋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因應一帶一路 日印合作或成台灣契機
172.30.14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