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從高歌猛進到穩字當頭 內憂外患夾擊中國經濟

2022/10/8 11:30(10/11 10: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台北8日電)中國在過去10年間曾高歌猛進,試圖成為世界經濟規則的制定者。然而原本輝煌的經濟發展藍圖,卻因美中貿易戰、監管與疫情干擾而數次跌跤。「穩」成了關鍵字,經濟發展趨緩成了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今年2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及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定於5.5%左右。這個數字自然符合當時市場預期,一方面中國今年仍受疫情所苦,在全球已經逐漸開放,選擇與病毒共存時,仍選擇高強度管制,犧牲部分經濟活動以達到引以為傲的「清零」目標。

另一方面,中國也是藉由嚴格的防控措施,在2021年創造了GDP年增率8.1%,這種奇蹟般地數字。基期被墊高了,自然成長空間也被限縮。

隨著疫情發展、中國自身經濟政策、國際情勢變化等原因堆疊之下,此刻回頭看,符合期待的5.5%這個數字實在太過樂觀,現在3%到4%幾乎成了從投資機構到經濟學者間普遍的共識。這將是過去10年來,僅次疫情爆發的2020年,最低的數字。

然而,中國的經濟情勢其實並不是一直這樣灰頭土臉的,幾次重重的跌跤也只是這2、3年的事而已。

時間倒回10年之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開始了他的第一任期時,剛躋身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中國,形象不再只是在世界工廠裡穿著工作服的作業員,而是換上西裝,坐上會議桌成為了世界經濟規則的制定者。

於是各種關乎國際與中國自身經濟的策略,出現在世界舞台之上,橫空出世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試圖創造全新經濟秩序、倡議並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甚至在疫情爆發初期提出國內國際雙循環,藉此在美中對抗加劇的國際局勢之下,擴大自身內需。

與此同時,雖然經濟成長率不及2010年前動輒雙位數的盛況,但始終穩定徘徊在6%到8%之間。

崛起的大國好不風光,然而傾全國之力編織的中國夢卻從2018年起被現實的大浪拍醒。這大浪,最少包含美中貿易戰、COVID-19疫情與監管經濟。

2018年7月6日,美國宣布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中國商務部同日作出反制措施,對價值340億美元的美國輸華商品徵收25%的額外關稅,美中貿易戰正式打響。兩大經濟體的火車對撞,迫使產業鏈重整,一時之間,「重新布局產能」成了浪頭風尖上的議題,東南亞國家、中南美洲都成了在中國投資的企業,試圖分散風險而探詢的地點。

隨後,2019年底開始, COVID-19疫情從中國武漢爆發,並在極快的速度內席捲全球,高強度的防疫措施接連冒出頭來,經濟的成長反而因此被遏制。即便至今已經3年,元氣仍未恢復。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國經濟情勢降溫也絕非只是因為國際情勢與疫情而已,監管經濟是另一種緩慢卻長遠影響的關鍵。

中國近年來大規模、多領域的監管措施是從哪一個時間點開始,講法莫衷一是。有些評論認為應該是從螞蟻金融集團的首次公開發行(IPO)被中國官方喊停的2020年11月3日。

在此之後,網路金融、網路科技、叫車服務、遊戲產業、補教業、娛樂產業,以至於各領域的企業巨頭都壟罩在可能涉及壟斷的風險之中,一時間風聲鶴唳,深怕下一個被開刀的是自己。

然而,進一步爬梳這波監管經濟的脈絡卻不難發現,在網路產業人人自危之前,更早被中國政府盯上的要屬不動產開發商。

在馬雲重重摔倒並揭開了網路領域監管序幕前數個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住建部監管部門於8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會中提出俗稱「三道紅線」的監管要求,分別是「扣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一旦超過就踩到「紅線」,未超過則視為達標。

三個標準都達標者,稱為綠檔,兩項達標為黃檔、一項達標為橙檔,均未達標則是紅檔。

這項措施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著眼於長久以來眾多不動產開發商賴以生存「高周轉」、「高負債」和「高槓桿」的三高模式,嚴控用「小錢做大生意」的陋習,一方面改善對於社會產生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則穩定樓市以確保經濟安定。

一時之間,降檔達標成房企必答題,只是超乎官方預期的,這道緊箍咒雖短時間內看似有效逼迫房地產企業面對表面上的問題,「中國不會再靠縱容房地產調控經濟成長」的市場期待視乎正在實現,但美夢卻醒得特別快。

短暫的歡愉後,緊接而來的是開發商的資金流動性不足、信用風險提升,投資者信心喪失、工程延宕、債務違約,原本隱藏在水面之下的各式問題,如爛尾樓及停貸情形浮出檯面,接著把中國本就疲弱的經濟走勢繼續向下拉扯。

中國的監管經濟某個角度和COVID-19疫情很相似,在過去2、3年間多點爆發,即便層層防堵、表態,但全新的疫情總會在意料之外的地方冒出來,造成產業快速限縮。下一個輪到哪個領域,哪間企業倒楣都沒有一個準。因此所有的分析都只能從過往的蛛絲馬跡中找尋任何跡象。可能涉及壟斷、可能存有金融風險、可能是在美中對抗之下的政治決定,也可能只是說錯了一些話。

事實上,過去3年間越發嚴格的多領域監管措施,不論目的為何,最終都造成了「壓制經濟成長」的結果,而疫情之下的經濟情勢本來就已經無法與疫情之前相比,這樣的壓力無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以來,曾經雷厲風行的相關監管政策強度似乎都有放鬆,原因無他,顯示中國政府在面對各種因素疊加對經濟所造成影響時,不得不作出一定程度妥協,而放鬆監管政策恐怕是唯一「操之在我」,不得不的選擇。

只是,不論是從宏觀的經濟數據或是民眾主觀的感受,即便中國試圖藉由鬆綁「力挽狂瀾」,然而對於已經冷卻了好一段時間的經濟情勢,這一些添柴加火的措施可能只是「退冰」,要升溫恐怕還得等上好一陣子。

對於許多人來說,20大自然是一個值得觀察,甚至是期待的時間點,或許在垮過這條線後,政治局勢穩定了,經濟領域也能看見一點曙光。然而隨著20大的腳步接近,這些盼望越來越顯得不切實際。

在美中關係持續緊張的背景之下,原本預計會放寬的防疫與入境管制措施,可能也會推遲到至明年春天以後。中國近期推出的諸多振興措施盼能刺激經濟,然而力道一直被認為遠低於歐美國家預期,效果不若理想。

至於監管經濟恐怕更不容樂觀。中國的監管經濟如同一輛單程列車,只能調整車速但無法變更方向,上了車就無法回頭。一般預料,在經濟疲軟的情形之下,往後中國官方或許仍會逐步鬆綁多領域的措施,藉由產業發展點燃經濟成長的動能,「但只是優化而不會消除」。未來當眼前的經濟困境消失,或是有了更適宜的手段,隨時都可以再度收緊。

與此同時,中國又再次面臨了全新的問題,全球化下的通膨問題隨著疫情趨緩而波及世界各國,中國卻置身事外,維持著低通膨率以及降息的空間。只不過這樣的優質表現是否只是另一個「泡沫」?

然而無論是監管經濟、疫後復甦、通膨問題等,這些幾度迴避的經濟考題,在度過20大前「穩」字當頭的政治氛圍後,未來仍將必須面對的課題。(編輯:朱建陵)11110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習近平執政10年 兩岸關係戴上民族主義大帽
172.30.142.73